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作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看明白食物名稱、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真的很重要。不然的話,動不動就會中招,不信你來看看!




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一、無糖 ≠ 口味不甜,無糖≠ 適合糖尿病

“ 無糖”的意思是不添加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天然糖類的食品。仔細看配料表會發現,其實是添加了麥芽糖醇、木糖醇等甜味劑。雖然這些甜味劑無熱量,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但甜味度很高,而且不少人工甜味劑很有爭議,有潛在的健康風險。而且,這些食品裡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含量很高。碳水化合物分解後成為葡萄糖,同樣會造成血糖升高,因此還是要注營養標籤上標註的熱量和自己的食用量。




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二、零反式脂肪 ≠ 無反式脂肪

成分表中顯示的反式脂肪含量為0,或者在包裝袋上標註“0克反式脂肪”, 並不一定代表這款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真的為零。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0.3g/100g,就可以標示為“0”。

反式脂肪每天攝入量不應超過一日能量的1%,大約為2g。區區2克,稍不注意就會超標,購買食物時需要留心配料表中的氫化植物油及其變臉,如精煉植物油、起酥油、植脂末、代可可脂、奶精、麥淇淋等。

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三、淡鹽醬油 ≠ 鹽少

所謂“淡鹽”,一般都是相對於同一廠家出的普通醬油而言。比如,相對於廚邦紅燒醬油,廚邦淡鹽醬油確實是淡了28%。但和別的品牌淡鹽醬油來比,廚邦淡鹽醬油可實在是太鹹了,鹹度甚至多了50%。所以,在選醬油時,要對比成分表中的鈉含量,不要簡單看“淡鹽”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淡”。

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四、兒童醬油 ≠ 優質醬油

我國現行醬油標準中,沒有專門針對兒童醬油的標準,有的僅僅是起了個兒童醬油的名字。看標籤就會發現,有的兒童醬油不僅鹽多,還加了一大堆的添加劑,真的不適合兒童。其實,根據營養標籤,為兒童選擇天然釀造無添加的低鈉醬油就最好了。

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五、粗糧餅乾 ≠ 健康餅乾

不是名稱上寫粗糧餅乾就一定是健康的餅乾。不少粗糧餅乾成分中確實是加入了燕麥、綠豆、大麥、蕎麥等多種全穀類,比普通餅乾營養價值升高。但與此同時,為了調配粗糧的粗雜口感,同時也加入了大量的植物油,有的甚至脂肪含量每百克達30%之多。因此,必須要仔細查看食品標籤,才能找到真正的健康餅乾。

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六、乳飲料 ≠ 牛奶

純牛奶的配料裡,除了生牛乳,再無其它。

酸酸乳等乳飲料是以水為主體,加入一定量的牛奶、糖及其它調味劑調製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水。乳飲料的配料第一位一定是水,而不是牛奶。

超市裡食品名稱耍的小花招,你十有八九會中槍!

七、穀物營養早餐 ≠ 健康早餐

不少穀物圈和各種口味的早餐麥片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有的甚至高達42%之多。 而且為了增加香甜潤滑的口感而加入了植脂末之類的反式脂肪酸。因此,這實在是不能劃到健康早餐一類。

注意:文中圖片僅為示例所用,不代表食品本身有問題。具體請查看食品營養標籤來判定。


徐瑞宏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媒體自由撰稿人

社區公益健康宣講員

QQ:25859130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