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宜保持謹慎

短期宜保持謹慎

本報特約評論員 常斌

本週市場再現大跌走勢。其中,上證綜指連破3000點和2900點關口,最終報收於2889.76點周內下跌4.37%;同期深圳成指和創業板指更分別下跌達5.36%和5.60%。兩市合計成交金額1.48萬億元,大跌中的恐慌性拋售增加推動日均成交較上週相比略有放大。

筆者在近期文章中不斷提示的利空風險本週集中顯現。首要利空是美國大出市場預期的掀起中美貿易戰。6月15日,美國政府正式公佈加徵關稅商品清單,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隨即,6月16日我國立即進行同等力度反擊,宣佈對美國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同時表示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失效。由此中美貿易戰正式開啟。其二是,美元在加息後走強,而人民幣在美元走強和中美貿易戰的雙重壓力下出現快速貶值。周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升破前期高點,從上週五的6.42升至6.5,人民幣單週貶值超過1%,導致市場對外資出走的擔心加劇。

其三,隨著個股股價的持續下跌,市場開始意識到場內股權質押風險。“股價持續下跌----股權質押風險凸顯----投資者採取風險規避行動----股價進一步下跌----股權質押風險進一步升級”的惡性循環啟動。其四,股市資金面持續緊張。雖然近期央行未跟隨美元加息步伐在國內提高利率,但依然延續了偏緊的貨幣政策,5月份主要金融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而工業富聯、寧德時代、中信建投等多隻大盤股的接連發行上市直接引發二級市場出現資金面抽血效應。

上述利空持續發酵並在中美貿易戰的刺激下引發投資者本週集中拋售,A股破位下行。目前三大股指(上證綜指、深圳成指和創業板指)均跌破前期低點,中短期均線走向均為典型的空頭排列。技術上看,市場整體形勢仍較嚴峻。

從影響因素看,困難環境短期內仍難散去。一是特朗普執意宣佈高額關稅,挑起中美貿易戰,這就意味著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平息。未來中美貿易問題大概率將在邊打邊談判的過程中拉鋸,拉鋸過程的不確定性將始終是A股市場波動的重要影響因素。二是5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已出現放緩態勢,而中美貿易戰勢必將進一步加大宏觀經濟放緩壓力,市場對宏觀經濟的擔憂還將持續,且擔憂情緒可能進一步加重。三是資產新規下,金融市場強監管將繼續深入推進,活躍資金的交易行為還將受到嚴格抑制。疊加持續低迷的市場不斷釋放出的虧錢效應影響,預計投資者情緒還將繼續走低,市場交易氛圍短期內很難重返活躍。此外,下週進入6月底,金融機構將面臨嚴格的半年度MPA考核,短期資金面存在較大壓力。

不過,正如周易陰陽兩極相生相剋,在持續下跌的“極陰”之後,“初陽”(潛在利好或支撐因素)開始浮現。首先是連續下跌之後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進一步下降,尤其是大盤藍籌股估值水平已回落到1664、1849和2638等三大歷史大底時水平,繼續向下空間有限。二是在外部貿易摩擦倒逼壓力下,國內包括減稅降費用、國企改革、擴大開放等改革舉措有望加快。三是,監管層面開始出現政策暖意。為減輕短期市場資金面壓力,管理層推遲了小米公司的CDR發行,融資抽血效應有望緩解;為防控股權質押風險,據媒體報道管理層正要求大額股權質押不允許強平,並且限制賣出。此外,為穩定市場預期,央行可能於近期宣佈“定向降準”等釋放流動性的貨幣政策措施。

猶如疾病中的病人,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在有效跌破3000點重要關口之後,市場短期內尚難有效反擊,短期內大概率將延續低位運行。與此同時,在目前大盤位置下也不必過度悲觀,優質公司在股價下跌之後更彰顯出中長期投資價值。

策略上,短期仍宜保持謹慎,繼續做好嚴格的倉位控制,注意規避缺乏業績支撐的個股。但立足中長線,則可逐步加大對優質公司的低位吸納,深入挖掘低估值績優藍籌(包括銀行、地產、保險、電力等行業龍頭)和估值迴歸合理區間的優質成長(2018年PEG不超過1倍的個股)。

短期宜保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