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東站附近最後一城中村要拆了!這裡還“藏”了個寶貝~

這些天,彭埠街道文化站站長王雲良只要有空就要來皋塘社區轉轉。

為啥?這個杭州東站附近最後一個城中村要拆了,而他心頭記掛的是區塊內一處高家老宅。

杭州東站附近最後一城中村要拆了!這裡還“藏”了個寶貝~

-建於清末的高家老宅現狀-

3間清末老宅保留至今

皋塘社區位置不差,就在艮山西路新塘路交叉口的北面。再往北走,就是杭州火車東站。

皋塘為啥叫皋塘?

村裡老人有一種說法——據《艮山雜誌》裡記載,這裡原本叫“甘棠”,主要是當地有一棵百年老棠樹。到了清代,乾隆進士翟灝在這附近創辦了東皋詩社,後來就“皋塘”“皋塘”這麼喊出來了。

而高家老宅在皋塘西二區,始建於清末。房子呈小青瓦雙坡屋面,東西兩側馬頭牆、木樑柱及部分雕花木窗保存較好,2011年還被列入杭州市第六批歷史保護建築名錄。

進了保護名錄,如同有了一把“保護傘”。

杭州東站附近最後一城中村要拆了!這裡還“藏”了個寶貝~

不過這高家老宅的來歷,背後也頗有一段故事——

村裡高招鳳老奶奶說,老宅是她的爺爺高阿兵於1903年建造,一共5間大瓦房。當時做絲綢生意,家裡擺放了三臺綢機,還有不少田地,算是村裡日子過得富足的。

沒承想,在爺爺36歲那年,一天夜裡,有個拉黃包車的車伕對爺爺的隨身財物起了歹念,進而行兇,好在被鄰居發現,將爺爺帶回家。但因當時醫療條件有限,沒幾天爺爺就去世了。

高招鳳的奶奶便獨自撫養了一個4歲的兒子和一個6歲的女兒。

家裡少了頂樑柱,也就漸漸落敗了。後來,她將5間房子分給了自己的兒子和侄子,其中兩間被賣掉重建,其餘3間都被高家的後代傳承,並保留至今。目前,彭埠街道已與江乾區文保部門對接,在拆遷過程中盡最大可能避免老宅有意外傷,為下一步保持打下基礎。

杭州東站附近最後一城中村要拆了!這裡還“藏”了個寶貝~

-高家老宅的側面,小青瓦雙坡屋面 依稀可見 -

昔日“枕水江南”能否再現

現在的皋塘已是個典型的城中村,但誰能想到,這裡也曾是一處水系豐沛、景美魚肥的“枕水江南”。

82歲的褚毛銀,做了一輩子的治保主任。他說,解放初期皋塘被“官河”環繞。所謂“官河”,就是公家給修的水系,用於農田灌溉。

現在的麥苗港就是“官河”之一。

還有,當年彭埠是杭州有名的蔬菜基地,種有絡麻、水稻、蠶桑等經濟作物。“皋塘塘多,所以魚種廠遠近聞名,花鰱、包頭魚、草魚等,最遠賣到新安江。”

水系多,所以塘多,所以橋多。

“比方說張家橋,就是皋塘通往王家井的必經之路;周家橋是通向新塘;回龍橋是三座石板搭出來的,沒有欄杆,通范家村的……”褚大伯說,隨著城市化推進,水路被填平,這些橋也都已經消失了。

唯一境內的顧家橋,他印象裡是一座拱形三孔石橋,也被修路時候蓋住了。

村裡有個想法,趁著這次城中村改造,看看能不能恢復。一直以來,彭埠街道非常重視城中村改造中保留歷史肌理。這次皋塘區塊整體徵遷,不僅要開展調查,還要實地摸底,瞭解有哪些地方文化、老建築值得保留,以及安全巡查,及時排查安全、消防等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