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旻:大牛市漸行漸近,要分清真科技股和偽科技股

郑旻:大牛市渐行渐近,要分清真科技股和伪科技股

儘管目前國內股市表現不佳,但是綜合歷史大週期數據,國元證券高級研究員鄭旻依然將認為,中國的大牛市正在回來的路上,而且漸行漸近。

在6月23日舉行的“2018投資策略高峰論壇”上,鄭旻表示,隨著國內投資增速下降,股市好轉的宏觀經濟機會正在生成,科技股會成為表現較好的區域,如果投資者想要抓住這個機會,一定要分辨清楚哪家企業才是真正的科技企業。

大牛市往往會發生在經濟增速下滑的時候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股市沒有戲,因為中國經濟太差了。”鄭旻說,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鄭旻說,我的觀點是大牛市漸行漸近,因為投資增速下降的時候,企業會發現投什麼都不掙錢,但資金的逐利特性最終會溢出,股市也將因此受益。

鄭旻舉例說,西方經濟學有一個經典的經濟學理論儲蓄等於投資,就是在企業的投資飛速下降的時候,企業的儲蓄也應該下降,但實際上,每一次企業的儲蓄下降的速度遠遠小於它投資的下降速度,所以這時候三到五年的週期裡,兩者之間的背離比較明顯。

以中國股市為例,1997年,中國國內投資增速下降,卻帶來了股市的一個頂峰,究其原因,是投資增速下降造成的企業資金溢出到了資本市場,形成這樣的牛市。

而到了2001年之後,中國股市的牛市出現了暫時的終結,資金去了資本市場以外的實體經濟尋找賺錢途徑了,因為人們發現在資本市場以外投資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2001年之後實體經濟逐步向好的表現,直接導致了國內股市長達4年的大熊市。

再以日本為例,1980年到1983年間,日本的GDP增速持續下行,但其日經指數卻一直網上找,在只有的1986年到1987年間,實體經濟表現與股市表現背離表現更加明顯。

鄭旻說,現在我們要看到宏觀經濟和整個股市並沒有特別大的關係,或者說我在這裡告訴大家這樣幾個事實,不要看GDP增速做股票,那樣是不對的,因為GDP下降的時候,恰好是資金溢出來到股市的時候。

鄭旻發現,今年5月份,國內的投資增速已經跌至6.1%,離1999年5.5%的歷史最低價比較近,這也就是說根本沒錢出去投實體,所以企業資金依然存在,有可能進入到股市,這才是我們對未來股市充滿希望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郑旻:大牛市渐行渐近,要分清真科技股和伪科技股

看準了趨勢很重要 看清楚真正的科技股更重要

但是在今年2月26日出現這樣一篇文章,叫做《中國資本市場的BATJ夢該圓了》,政策層面對於科技股支持態度也越來越明顯。

4月23日,新華社再次發佈支持股票市場發展的文章,其最後一句話就是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鄭旻認為,這是高層意識到股市是要健康發展,利用股票市場發展我們自己高科技的企業。

在鄭旻看來,我們專門靠房地產一枝獨秀髮展中國經濟是不靠譜的,未來會越走越窄,這條路走不下去,最後靠科創股來進行反轉,科技股的機會也會表現出來。

“我覺得在這裡要告誡大家一點,雖然我崇尚高科技類的公司,但是請大家擦亮眼睛,高科技公司絕對不是代工的公司,代工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比如最近蘋果產業鏈跌的非常厲害,真正做芯片的公司漲的很厲害,所以你們一定要分辨真科技偽科技。”鄭旻說。

鄭旻認為,在未來的各個板塊市場表現中,其最看好的就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為什麼?因為2017年中國進口的集成電路2601億美元,逆差是1932億美元,佔全球半導體銷售收入63%左右,而中國的貿易順差大部分出現跟芯片有關的行業當中。鄭旻的觀點很明確:未來我們要買的是真正的中國半導體及集成電路上市公司。

郑旻:大牛市渐行渐近,要分清真科技股和伪科技股

識別下面二維碼,下載大河財立方APP,獲得2018投資策略高峰論壇嘉賓資料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