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重大利好!!

北京城市副中心迎来大变化!

6月21日,市规划国土委、通州区政府共同发布通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已经编制完成。

规划草案于2018年6月21日至2018年7月20日向社会公告,听取公众意见建议。

市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建言献策。

另外,你可知北京城市副中心现在建设得啥样了?一起瞧瞧吧!!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听取公众意见建议

1、目标速览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到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

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承接中心城区40万至50万常住人口疏解;

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筑规模控制在1亿平方米以内,预留了约9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地区;

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动态调节住房供给;

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率100%。

2、具体规划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1

明确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人口规模

规划草案在2016年开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基础上,坚持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以一带、一轴为统领深化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城市功能布局,以组团、家园为单元提供城市公共服务。

2

城市副中心将承接中心城区40-50万常住人口疏解

城市副中心将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城市副中心将承接中心城区40-50万常住人口疏解。

3

地上建筑规模约1亿平方米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筑规模约1亿平方米。

4

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

规划草案着重提出要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将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规划草案依托多河富水生态本底,传承运河历史文化,秉承自然生态理念,构建系列分洪体系,保障防洪防涝安全,营造自然宜人滨水环境,重构水与城、水与人的和谐关系。

5

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

规划草案全面增加绿色空间总量,实现森林入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多级绿色空间系统,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规划草案提出要保护并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运河故事,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充分展现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6

加强了城市设计特色引导

城市设计成为本次规划草案的一大亮点,通过重构城市空间秩序,依托大运河塑造由古及今、古今同辉的城市风貌。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

规划草案加强了城市设计特色引导。城市副中心将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风貌格局,展现“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

7

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未来,城市副中心加强高度管控,划定基准高度管控区,建立舒缓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

城市副中心建设低密度城区,加强建筑规模整体管控,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强度分区。城市副中心规划加强对建筑风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与公共空间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8

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副中心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

此外,规划草案还提出因地制宜构建一个设施服务环,整合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有机串联组团和家园,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9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每个街区设置一处家园中心,将部分公共设施适当集中设置、混合设置,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就业、交通、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需求,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10

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公里以上

城市副中心将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由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构建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实现路网密、节点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公里以上。

11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

城市副中心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动态调节住房供给,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城市副中心将建立绿色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城市副中心将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用严格制度和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态系统基本恢复。

3、参与提出意见建议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此次公告采用网上公告加现场公告两种形式,市民可通过网站留言、现场留言、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参与提出意见建议。

(1)两种方式

同时可以通过上述网站预约从26日起的现场公告门票。

(2) 参观时间每日10:00-16:00

6月26日起,预约成功的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现场免费取票参观“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详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参观时间每日10:00-16:00(15: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为方便市民就近参观,规划草案将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厅(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0号一层)和通州区潞城镇展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原通州区第三中学)往西100米路北)同时展出,内容完全相同。

(3)每个有效身份证件可以预约三张门票

为保证现场安全有序,每个有效身份证件可以预约三张门票,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无须预约,凭本人有效证件可直接领票参观。团体观众(20人以上)需至少提前一天电话预约。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硕果累累

(一)重点工程

1

7号线东延工程明年竣工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线路:焦化厂站→黄厂村站→豆各庄站→黑庄户站→万盛南街西口站→云景东路站→小马庄站→高楼金站→施园站→环球主题公园站

7号线东延是从朝阳焦化厂继续向东延伸,驶入通州,也服务环球影城。施园站是7号线东延上唯一一座“三线换乘”的车站。除了两条地铁线外,施园站还可换乘城际铁路联络线。

7号线东延工程(焦化厂站-环球影城站)全长16.6公里,其中包括对施园站及周边用地同步实施一体化结构预留,工程总投资153.7亿元,近期融资需求10.8亿元。

2

八通线南延今年融资4.29亿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八通线南延(土桥站—环球影城站)工程全长4.5公里,总投资27.2亿元,今年拟融资4.29亿元,将于2019年12月完工。

八通线南延设环球影城站(换乘7号线)、施园站(换乘7号线)2站,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主要服务于环球影城及通州区沿线居民。

3

6号线西延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苹果园南路站→西黄村站→廖公庄站→田村站→海淀五路居站

6号线是很新的地铁线,是东西向大动脉。随着副中心建设,这条线意义格外重要,将于2018年底开通 。

西延工程是要把6号线和1号线在苹果园站连接起来,但由于苹果园枢纽的建设,今年底开通时,6号线西延的苹果园站暂不开通。

4

占地16.27公顷的环球大酒店年内开建

据北京市发改委介绍,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及两家配套酒店项目,均拟于2020年11月竣工。

今年将建占地16.27公顷的环球大酒店(含门前广场),占地9.01公顷的诺金度假酒店。

据介绍,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题公园、后勤楼、停车楼、城市达到及首寰度假酒店等配套设施。

(二)交通四通八达

1

副中心远离“拥堵-扩路-再拥堵”的怪圈

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设封闭住宅小区;“小街区、密路网”先进理念的落地,将让副中心远离拥堵-扩路-再拥堵的怪圈;

2

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

3

渐成半小时交通圈

从公交车站下车,走100米就能进入一座地铁站;出站后100米内就能租上一辆自行车……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规划蓝图已初现端倪。

2020年,100米换乘圈将建成,区域道路密度达到9公里/平方公里,高于目前中心城区值。

这里还将与中心城区和津冀之间形成30分钟交通圈,流线型的城际列车将副中心与唐山、宝坻等地的距离拉近到半小时左右。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4

路网密度赶超中心城

路网密度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区域交通资源发达程度的参数,一平方公里内道路资源越多,交通便捷程度越大。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路网规划密度达到9公里/平方公里。

5

通燕高速辅路升级改造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动工,京榆旧线升级改造、漷小路一期续建最先开始。

京榆旧线只有2公里,是通燕高速辅路,周边小区林立。通燕高速势必成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道路,车流聚集。作为其辅路,京榆旧线已经出现疲态,堵车频繁。

这个节点通了,将改善通州区与中心城间的公路通行条件。5.9公里的漷小路工程已经完成了七成,它的情况与之类似。

6

广渠路东延建景观大道

交通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达到11项,累计长度35公里。其中包括高速公路2项——兴建东六环环球影城立交和京哈高速公路与九德路立交;

城市道路4项——运河东大街、通马路和九棵树西路的改建升级,广渠路东延;

普通公路3项——宋梁路、京唐路和九德路改建;

公共交通体系2项——广渠路快速公交(BRT)和综合客流中心(地铁6号线东小营)建设。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7

推动城际铁路建设

未来4年,交通部门还将加快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建设,推动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市域(郊)铁路等多层次轨道线网建设。

打造一张副中心至周边县市乃至京东地区的轨道交通网,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协调高效融合。

8

增加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

交通部门将完善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其他新城及周边区域的轨道连接,引导城市沿轨道走廊有序发展。

比如结合环球影城等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轨道网规划并推进建设;增加通州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副中心各组团和功能区内部联系的轨道交通线路。

9

所有大楼地下车库共享

行政办公区的所有大楼,地下车库共享,互联互通。

10

打造地下交通环廊

与管廊同步延伸的,还有类似于中关村西区的地下交通环廊。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廊,将使副中心核心区域的小汽车基本在地下行驶,地面的开阔空间,主要交给行人和自行车,打造惬意的慢行系统。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11

实现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和新城之间的快速通达

在6号线、八通线、7号线东延的基础上,新的副中心地铁线路正在规划,将形成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线网,实现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和新城之间的快速通达。

12

东六环通州段已着手拓宽改造

全长约13.5公里的东六环通州段,已经着手拓宽改造,局部段落将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改为地下隧道,减轻过境交通的干扰。

13

管廊预留了未来30至50年的发展空间

综合管廊预留了未来30至50年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新的市政管线可以随时入廊运行。

(三)绿色遍布街道小区

1

旅游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

通州旅游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项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大运河5A级景区创建为契机。

以探索研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秩序为重点,统筹全区旅游资源,为打造活力城市注入全新旅游元素。

2

亲水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

大运河流域,40平方公里范围,将形成色彩斑斓的生态文明带,沿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水系打造的景观带,让亲水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

3

建设大片森林湿地

在副中心外围,今年实施环城景观游憩环建设,建大片森林湿地。

未来,通过实施凉水河、凤港河、东南郊、马驹桥等湿地和绿道建设,将大片森林湿地联通形成一片。此外,并启动潮白河西岸与河北北三县绿色生态屏障景观带建设。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4

通州有了景观大道

广渠路(东延)、通燕高速这两条进出通州的重要通道将建成景观大道,新建、提升改造绿地面积165公顷。

东六环、京哈、京津、京沪等联系京津冀和进入副中心的重要道路,也将增绿添彩。

5

建设大运河5A级景区

悠久的运河古迹、宝贵的自然景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通州将启动大运河5A级景区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通州大运河旅游品牌”。

6

新建12个公园

通州今年要建设12个公园。包括继续完成去年已启动的8个公园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包括减河公园、西海子公园、碧水公园、西小马公园、梨园城市森林公园、三元村公园、休闲公园、永顺城市公园。

同时新启动4个公园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分别是运河公园城市段、永顺上营公园、永顺镇小潞邑公园、休闲公园二期。

打死也不离开通州!通州的未来太太太太太太太无敌!

7

道路百分百林荫化

今年在通州域内,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首先,完成去年启动的8条道路的绿化建设,包括:新华大街及通胡大街、玉带河大街、北运河西滨河路、朝阳北路、京榆旧线、芙蓉东路、新华南路、内环路。

同时,今年还将启动宋梁路、通顺路、商务中心区路网等3条道路绿化。

通州所有道路都将是林荫路,林荫化100%。

8

四大湿地公园即将开建

投资近10亿,通州四大湿地、公园即将动工,总占地近8000亩,周边十余个村庄受益!

(1)马驹桥镇,围绕东、西田阳村南部地块。北至漷马路、西南至京沪高速、东至七支路。

(2)张家湾镇高营村和坨堤村。

(3)张家湾镇,北起张家湾镇上店村,南至姚新庄村,西至西定福庄村,东至大运河。

(4)主城区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