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吳作人

(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涇縣人,生於江蘇蘇州,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後就讀於上海藝術大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從師徐悲鴻先生,並參加南國革新運動。早年攻素描、油畫,功力深厚;間作國畫富於生活情趣,不落傳統窠臼。晚年後專攻國畫,境界開闊,寓意深遠,以凝練而準確的形象融會著中西藝術的深厚造詣。在素描、油畫、藝術教育方面都造詣甚深,他在中國畫創造方面更是別創一格,自成一家。吳作人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

明末清初以來,眾人以"摹古逼真是佳",若"日夕臨摹"而"宛如古人",則備受推崇。

吳作人卻不這麼認為。他深知大自然是"微奧、偉大"的,其中存在著"美與力",這是一切藝術創造的源泉。畫家要"創造萬象",必需先"深知造化""師自然"。

自然如同藝術的母親,只有直接吸吮母親乳汁才是最富營養的。所以,吳先生後來又比喻說:藝術家"應該做大自然的'兒子',但不是做自然的'孫子',不但不要做自然的'孫子',也不要做人家藝術的'兒子'。"一部極好的錄像帶,經過幾次拷貝,色彩退化,影像失真,距原版已經十萬八千里,如果以這樣的基礎再來"創造",能有什麼出息呢?其作品之低下蹩腳就可想而知了。只有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之源中去汲取營養、獲得靈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和克服摹仿因襲屋下架屋、一代不如一代的衰落退化的局面”。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覺悟,吳先生的畫才充滿別樣的生命力。筆下的小動物,大動物,或憨態可掬,或精神抖擻。筆墨的糅合不但沒有限制住它們的勃勃生機,反而令其充滿靈氣,大放異彩。

講到這裡,很多觀眾老爺們都不免要好奇了,筆者予以如此讚譽的作品,到底真容哪般呢?

不賣關子,先來幾隻小熊貓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就知道吃吃吃,瞅瞅你那吃相,怪不得沒有女朋友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沒媳婦怎麼辦?涼拌!一覺起來再說罷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睡醒了......之前我在愁些啥?今日有竹今日食,莫待無竹啃樹枝。

吳作人誠懇地以自然為師,又堅決反對作自然的奴隸,總是充滿活力地進行藝術創造,有所取捨、誇張、變形、變調、加工、提練。熊貓形象的創造,就是吳作人師造化奪天工藝術觀念的具體體現。

為了表現一種稚拙的情趣,吳先生將熊貓概括為黑白分明的色塊組合。充分體現著形式美的構成原則,體現著書法藝術的情趣。這樣,從生活到藝術,經歷了一次質的飛躍。吳先生筆下的熊貓形象,是其創造的一種表現憨厚可愛、稚拙純樸之美的典型。

你以為可愛的動物只有熊貓嗎?那可就錯啦,在吳先生的“動物園”裡,各種動物皆有各自的萌點。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嗨,大兄弟,看我今兒新染的頭髮,是不是年輕了好幾歲?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你挑著擔,我騎著馬......想啥呢,你是駱駝哎,沒聽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嗎?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蒼天啊,大地啊,賜給我個媳婦兒吧,看看人家一家三口多幸福啊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快看快看,飛機飛機!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小生不才,請問小姐年方几何,可有婚配?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那邊花開正豔,一起去看看吧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小姐姐,不要丟下我......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孩子,你翅膀硬了,可以自己飛了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水面水面,我是不是世上最美的鵝?


400-088-8769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誰說畫家不做老頑童丨吳作人的“動物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