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購買50萬的三者險,還必須買交強險,合理嗎?

CjWCHM

首先,我們說交強險是強制險種,是法律規定每一輛車每年必須強制無條件購買的,這是對於事故中受害方的保護。第三者責任險是商業險,並不是強制險,是車主根據自身需求來決定是否需要購買以及購買多少保額。所以,無論您第三者購買了多少保額,交強險還是必須購買。

交強險雖然是法律規定購買,也會對事故受害方進行理賠,但是,交強險理賠的金額較小,死亡傷殘賠償上限是11萬,醫療費用最高1萬,財產損失如果車主有責賠償上限是2000元,如果車主無責賠償金額是100元。這樣的賠償金額,對於真正遇到事故的車主而言,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死亡傷殘的賠償部分,會與實際賠償金額相差很大。

這個時候,就需要第三者責任險來承擔其作用了,如果您購買了50萬第三者責任險,那麼保險公司就可以額外再多理賠50萬,是不是減輕了很多車主的經濟壓力呢?如今對於交通事故的理賠金額也越來大,車主對於第三者購買的金額也在提升,很多都選擇購買100萬了。


汽車觀察家

其實在交強險出臺前,以往各地均將第三者責任險列為強制保險險種,汽車上路不買這個險種,機動車上不了牌也不能年檢。交強險出臺後,商業三者險已成為非強制性的保險。但交強險12.2萬元的保額在面臨一些較大事故時遠遠不夠。所以在投保車險時,保險公司都會建議車主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購買儘可能高限額的商業三者險作為補充。

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費率的主要區別在於,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購買的保險,當發生交通事故時,賠款是賠給被撞的一方,並且賠款金額是有限的,必須在責任限額內。多出限額的部分,要由肇事者自己掏錢。6座以下私家車交強險首年費率為950年,第二年則根據上年出險的次數而有所浮動;而商業三者險,是指在保險期間內,發生意外事故,使得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和經濟損失,依法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對於超出交強險賠償限額部分,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所以說車主朋友們對於兩者是否同時購買,可根據自身情況來判定,儘可能同時投保,這樣在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時候,保險公司可以幫您支付超額的費用。

從性質和責任上,兩者也是有區別的。第三者險以盈利為目的,屬於商業保險業務,且規定了較多的責任免除事項和免賠率。而交強險,保險責任幾乎涵蓋所有道路交通風險,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即無論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負有責任,保險公司都將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也不設免賠率,就這點來說,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還很大的。

而且不同於交強險,車主可自主選擇是否投保商業三者險,而且商業三者險費率隨著不同檔次的賠償限額有所不同,根據相關規定,除摩托車、拖拉機外的其他汽車商業三者險的最高賠償額有5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30萬元、50萬元、100萬等等。現在保險推出了網銷和電銷兩種直銷平臺,三分鐘即可報出準確報價。車主通過車險直銷平臺在線投保,商業三者險費率不僅可享受多省更多的優惠,還可享受和線下同樣優質的理賠服務,為車主的愛車保駕護航。關注川鍋世界


袍哥侃大山

交強險無非就是為了避免由於駕駛員的操作造成第三方死亡而無法理賠的情況,而第三者責任險同樣的道理,而且造成第三者死亡的賠付標準是按第三者戶籍所在地的社平工資來賠付的,交強險總共就11萬的保額,在上海這樣的城市最低的賠付是150萬,你認為那11萬夠幹嘛?記住交通強制保險不是讓你到處撞人惹事的,而不是為第三者家庭補償而存在的,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如果被別人的別撞了,你會怎樣考慮呢?保險有些部分可以省,而有些是必須狠


這是誰家的熊孩子拖走

再者說,如果買了三責就可以不買交強,那試問還有誰會傻的再去買交強險,我三責險花1000就可以買到50萬的保障,交強險花950才能買12萬,這筆賬小學生都算的出來。低保高賠,你是想讓保險公司喝西北風去啊!


大眾養車

雖然交強險額度比較低,但是,他的保障範圍比商業險多很多。有很多商業險不理賠的項目,交強險由於是國家出於對受害人的補償的目的在法律上強制要求的,也會理賠。所以交強險是有存在的必要。


wjtan159

第三者責任險其實就是對強險的補充,在發生重大事故中,可以有效的減輕經濟負擔。至於強險,他是國家規定的必須繳納的險種,沒有強險的車就相當於沒有門票一樣,出不了門。沒有第三者責任險沒關係,那屬於商業險,根據車主的意願來自由選擇


風流面具肖泉水

強制,只要牽涉到強制兩個字的,可想而知,交強險,是能否上牌和能否買商業險的前提,只要不是以文件形式出臺強制上的交強險,我想很大一部分車主都不會去買,理由很簡單,就是不合理,性價比嚴重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