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總部院區三期工程開工

15年前,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選擇嘉興,落戶嘉興科技城。15年來,它為地方創新體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促成了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等創新載體的落戶;見證了戴瓊海、歐陽明高等院士專家的創新興業;孵化了雙益環保、星天海洋、譜創儀器等一批科技型企業……如今,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成果元素在嘉興隨處可見。

為進一步拓展研究院服務地方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領域和空間,研究院自2017年就啟動了總部院區三期工程的建築設計規劃。昨天上午,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總部院區三期工程正式開工。

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再擴容

據介紹,三期工程規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圍繞柔性電子、精準醫學、軍民融合、數字創意、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引進培育一批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將於2020年底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

在整體佈局上,三期工程遵循“一帶、兩軸、三片、五區”的設計原則,滿足獨立分區又融合共建,建設內容有科研孵化樓宇、產業化樓宇、專家公寓、綜合活動中心等板塊,各板塊間以綠道或平臺綠坡相互連接,打造較為獨特的建築形態和空間環境。“三期工程將以‘七位一體、四季花城’為設計理念,集科研孵化區、定製化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專家公寓及綜合活動中心等完善孵化和服務功能於一體,建成後將成為一座‘創新創業化、工作生活化、園區生態化’的創新公園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濤表示。

打造國字號創新平臺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成立近15年來,研究院始終堅持“依託清華、立足浙江、服務長三角”的建院宗旨,在推進創新載體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服務和深度參與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得到了省校及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此前,研究院總部院區一期、二期工程已先後於2008年底、2016年底落成並投入使用,總佔地面積約46畝,科研和孵化面積9.4萬平方米,具備完善的科技研發、產業孵化、科技金融、人才引進等功能,以及完備的服務生態和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先後被列為浙江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浙江省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第一批示範工程、嘉興市首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院區內的“勝因谷”、“啟迪之星(嘉興)”等創客空間被認定為省級眾創空間,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研究院被認定為第一批省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基地。研究院在生物醫藥、生態環境、先進製造、信息技術、現代農業、分析測試等核心領域組建了5所1中心的重點研發平臺,並在柔性電子、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軍民融合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組建了一批工程化中心和智庫型中心,擁有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2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等人才培養平臺。

聚集更多頂尖學術帶頭人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截至目前,院區內已集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近1000人,入駐孵化企業300餘家,頂尖學術帶頭人和創業企業家過百人,包括兼職“兩院”院士、國家和省“千人計劃”專家、973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省特級專家、省151人才、外籍專家等。

開工儀式現場,入駐企業代表泰豪軍工集團副總裁匡華表示,選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一方面是有“清華情結”,另一方面認為嘉興地理優勢、產業優勢、人才優勢、政策優勢非常突出,看好未來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