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又進一步: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 當地時間4月3日下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結果公佈了擬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計劃對來自中國的1300種商品加徵25%的關稅,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多個行業。

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說,美國這一行為“不利於美國國家利益,不利於中國國家利益,也不利於全球經濟利益”,實在是不明智。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聽起來像個玩笑,但相比美國,印度在處理對華貿易逆差問題上,顯得理智和務實。

合作潛力巨大

長期以來,人們在談及中印關係時,首先想到的或是雙方在邊界問題上的爭端,或是兩國在印度洋、南亞、東南亞等次區域的博弈。實際上,隨著近年來中印經貿往來的日益活躍,貿易問題已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領域。

作為世界上迅速崛起的兩個發展中大國,龐大的人口和GDP規模為中印兩國支撐起了巨大的國內市場容量,這為雙方大力發展經貿關係提供了有利條件。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 根據印度商務部的統計,2017年中印雙邊貿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845.4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21.4%,這也是兩國貿易額首次突破800億美元大關。

其中,印度對中國出口124.8億美元,增長39.3%;從中國進口720.5億美元,增長18.7%。

中國繼續保持印度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而印度則仍然是中國在南亞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印之間經貿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指日可待。

更為重要的是,中印兩國經濟還存在著較大的互補性,這也為雙方貿易增長提供了巨大潛力。

中國優勢在於“硬”的方面。

中國是公認的世界工廠和製造業大國,其出口結構也呈現出高附加值產品逐漸增多的趨勢,在諸如機械、運輸設備、電子產品、工業零部件等領域,中國擁有較大優勢。

印度的強項在於“軟”的方面。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印度在IT業這樣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方面,相對比較發達,在服務業、製藥業、汽車零配件、設計、管理等方面也擁有相對優勢。

因此,中國可以利用其雄厚的“硬體”實力,為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而印度則可以發揮其先進的“軟體”實力,為中國的軟件、管理和服務行業注入發展動力。

正如印度中國研究所前所長莫漢蒂所言,

當前中印兩國都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中印之間經濟結構和要素稟賦的差異,使得兩國經貿關係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

存在貿易不平衡

不可否認,中印兩國貿易往來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雙方的貿易不平衡問題也日益突出,其中最為核心的是印度對華貿易逆差問題。

中印貿易關係主要是以中國出口印度為主導,雖然2017年雙邊貿易額達到歷史新高,但是兩國的貿易逆差也隨之擴大。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根據印方的統計,2017年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額為595.7億美元,增長15.2%,中國繼續成為印度頭號貿易逆差來源國。

中印貿易逆差及其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雙方貿易結構的不合理。

印度出口中國的主要為鑽石、銅、鐵礦石、有機化學品和棉紗等商品,均為初級的原材料產品,附加值低。

這些原材料的價格波動非常大,容易被它國替代,一旦中國對其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升級,對此類原材料的需求就會出現巨大的變化。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商品VS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

與此相應,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以電器機械及器材、化肥等為主,這些產品附加值高,也不易被替代。

作為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大國,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印度從中國進口製成品,不僅可以降低其國內民眾的生活成本,還能夠降低印度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繼而提升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印度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是旺盛的。

尤其是在近年莫迪政府大規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振興印度製造業的背景下,印度對中國上述產品的進口自然會有所增加。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中印出口結構的差異反映出印度的製造業及其出口產品的能力相對較弱,中印雙方經貿關係存在高度互補性的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非對稱性隱憂。

互利合作才有雙贏

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印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因此,面對貿易逆差問題,中印雙方均主張避免採取極端的“貿易戰”方式,而是選擇務實的政策協調和溝通,逐步緩解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 比如,2018年3月24日,中國商務部和印度商工部在新德里聯合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專場推介和“中國-印度貿易項目簽約儀式”。

會上,中國二十餘家行業重點企業專程赴印度進行貿易對接,與印方企業簽署了101項貿易協議,合同金額達23.68億美元,佔2017年中國自印度進口金額的14.5%。協議涉及農業、輕工、紡織、醫藥、化工、礦產等多個領域,它不僅顯示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也體現了中國對印度市場的重視。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 再比如,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深化兩國之間的經貿務實合作,2018年3月26日中印經貿聯合小組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了第11次會議。

在此次會議上,中印雙方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包括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印度製造”“數字印度”等發展戰略對接、化解雙方貿易不平衡、制定發展雙邊貿易和擴大投資合作的路線圖、加強多邊和區域經濟合作等多項內容。

印度商工部長普拉布還表示歡迎中國企業赴印投資,擴大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印方支持多邊貿易體系,願與中方加強在世貿組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多邊和區域貿易框架下的溝通與協調,維護和促進區域和全球貿易發展。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面對近年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以及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中印雙方繼續對外發出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信號,通過加強務實合作來共同維護髮展中經濟體的利益,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化注入新的動力。

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話來說,兩個超過10億人口規模的發展中大國相繼走向現代化,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最應避免的是相互猜忌、相互消耗。

中印要龍象共舞,唯有通過平等協商、互利合作,才是解決貿易問題的正途。這一至關重要的經驗,不知美國學會了嗎?

升級貿易戰VS請阿米爾·汗做形象大使,美印誰理智?

撰文 / 馬建英(山東師範大學海洋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