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本文部分内容刊载于厦门航空杂志3月刊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刚过了年,赶在我休多年没休的年假去柬埔寨之前,紧着微连线了我心目中的江南四少——淮扬府的洛扬,扬州迎宾馆的陈万庆,江南灶的侯新庆,湖滨28的程郁。谈他们春季的江鲜新菜式,也请他们配合提供些图。湖滨28的春季新菜式里春笋主打,江鲜涉及不多,就没有进一步约聊内容。

尚在早春时节,一些食材还没有上市,为了供图,万庆特意去找了河蚌、鳜鱼;新庆特意去帮我找土步鱼,南京香格里拉酒店公关部的阿晶也特及时地给我传了图片。

原文重现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在江南水乡,对春天的感知,比赏“千里莺啼绿映红”更早的,是对春江水暖、春水雀跃中那些江鲜湖鲜的品味。“正是河豚欲上时”“桃花流水鳜鱼肥”里自有着鲜活跳脱的春意。

江南人心中都存有春来食江鲜的“鱼历”——2月的菜花鲈,3月的江刀、河豚,4月的鳜鱼、5月的鲥鱼、白虾,次第而来。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立春初上

河蚌 螺蛳

扬州迎宾馆趣园茶社的炒螺蛳

比江鱼更早上桌的,是那些微型的江鲜——河蚌、螺蛳。正月未过,立春初迎,早春刚刚露头,通着长江的小河里湖溪间,便会有一些采河蚌、螺蛳的渔人小船。在那样的小河溪中,河蚌螺蛳随手可采得,价格平易而带着早春的气息。江南民间说“春天的螺,赛大鹅”。旧时买不起鹅的人家,下河溪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夹去尾端,挑出螺肉,与春天第一刀的嫩绿的春韭一起,加些胡椒粉,急火快炒,就是一盆好菜。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扬州迎宾馆中餐厅的河蚌春笋烧五花肉

扬州迎宾馆陈万庆说,江南春天的河蚌常常用来烧菜苔、烧咸肉。在扬州迎宾馆尝到一道他创意的另一种河蚌美味——河蚌春笋烧五花肉,将春笋的脆、五花肉的香、河蚌的鲜,萦绕在一处,令人齿颊留香。

油菜花开

土步鱼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油菜花开时,便到了吃菜花鲈的时节。宋代词人蒋元龙的诗《菜花鲈》“菜花开后鱼方上,竹笋香时信早通。”说的便是这种鱼。菜花鲈,也称土步鱼、塘鲤。清代文学家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写道:“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南京香格里拉酒店江南灶餐厅的土步鱼羹

南京香格里拉酒店江南灶餐厅的总厨侯新庆说,对土步鱼的态度如今早就没有了“金陵人贱之”。江南名菜有一道“咸菜豆瓣汤”,其中的“豆瓣”用的是土步鱼双颊上的两块腮帮肉,菜绿、“豆”白、汤清、鲜美异常。

在侯新庆眼中,土步鱼还是如他一样很多江南人童年时的快乐记忆。“孩提时,离家不远有条清澈的塘河,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会手持鱼竿到石桥边钓土步鱼。土步鱼非常馋嘴,土步鱼多的地方,一上午可以钓到三四十条。每次我钓到土步鱼,母亲最喜欢用它做羹。把土步鱼洗净后切成二三段,再把春笋切丝作辅料,配些胡萝卜增色,经过一番煮、焖、勾芡后,一道色香味齐全的春笋土步鱼羹就可以鲜美上桌了。每次饭桌上有这道鱼羹,父亲就要多喝几杯老酒。”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清明节前

刀鱼 河豚

长江三鲜中的河豚跟长江刀鱼都是在清明前食用为佳。

诗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称刀鱼是春馔妙品,“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意思是各种名贵的鱼都有吃腻的时候,刀鱼则越吃越甜美,即使吃饱了也不忍放下,这里说的鲚便是刀鱼。

刀鱼分为海刀、江刀和湖刀。如今所说难得尝到的美味是指野生长江刀鱼。

江刀所以比海刀、湖刀美味得多,和它洄游的特性有关。江刀是生在大海中,立春时节从长江入海口逆水而上,到长江中下游干流、支流中交配,在长江中被捕获的刀鱼,称为江刀。清明是长江刀鱼美味的分水岭。民谚说“明前鱼骨软如绵,明后鱼骨硬似铁”,非常准确。这是因为刀鱼在清明时节会进行交配,交配之后骨头开始变硬。

生命就是这么奇妙,清明之后去尝江刀,骨头真的变硬了,原先肥美细嫩的肉质也跟着大打折扣。价格也会跟着一落千丈,原本数千元一斤的江刀会变成几十块钱一斤,寻常百姓才得以买来剔出鱼肉,做刀鱼馄饨、刀鱼烧麦。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南京江南灶餐厅的刀鱼烧麦

明前刀鱼虽然很鲜美,但鱼刺细密,并不是所有北方儿郎都能欣赏得了的,因为吃起来实在费工夫。吃刀鱼最常用的“技法”不是咬,而是抿和吮,有人说是像对待情人一样温存。在淮扬府餐厅尝刀鱼,一条刀鱼上来是很有效的“静声”菜,热烈喧嚣时,一道清蒸刀鱼上桌,会立刻多了一份专注和尊敬食物之情。

唇抿舌濡间也是一种细腻的江南饮食文化的表达,在吃垮炖大活鱼的东北和做剁椒大鱼头的西南,可能难以体会为一条二两半的嫩鱼而大费周章的乐趣,也断不会有“至果腹而不释手”的兴致。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曾在淮扬府餐厅花半个小时抿这条清蒸明前刀鱼

3月中到扬州迎宾馆,还可以尝到陈万庆研发的一道用小湖刀制作的刀鱼两吃创新菜。对于吃不消细嫩多刺的小刀鱼的食客来说,可以在香酥的炸小刀和Q弹的刀鱼鱼丸里体会另一番风味。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扬州迎宾馆中餐厅的刀鱼两吃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河豚汤

明前的河豚与明前的刀鱼相似,鱼皮上的毛刺还非常柔软,一过清明产卵后则会变硬,难以下咽。

明前的河豚,最值得品尝的莫过于传说中的“西施乳”,即雄鱼的精巢;其次是软糯的鱼皮,次之才是河豚的鱼肉。

如今吃到的河豚大多不是“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江边可以望到的长江里的河豚,而是养殖的品种。听洛扬说,养殖的河豚本身品种的毒性低,经过处理后更为安全。河豚红烧、做汤都是常见菜式,于我更偏爱胶质感十足的奶白浓汤。

桃花春汛

鳜鱼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待到桃花落英,春汛水涨,便不可错过“桃花流水鳜鱼肥”了。鳜鱼也叫季花鱼、桂花鱼,切开时,在鱼腹的上部有一朵盛开的花朵的图案。

家养的鳜鱼一年四季都能尝到了,野生的鳜鱼则还是春天的最味美。陈万庆说,野生鳜鱼身形比较瘦长,鱼鳍更凶猛,肉质更紧、更甜。江南常见的做法有清蒸、鱼汤两吃,也有用春天的草头来红烧的。扬州迎宾馆中餐厅结合农家和酒店菜品特色,做了一道春笋鳜鱼蒸农家香肠,有鱼的清鲜也有香肠的醇厚,回味悠长。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扬州迎宾馆的春笋鳜鱼蒸农家香肠

暮春里的江鲜是鲥鱼。“清明挂刀,端午品鲥”。鲥鱼也是最娇贵的江鲜,离水即死。由于环境的改变,如今的长江鲥鱼已几乎绝迹。现在能尝到的鲥鱼大多是长江鲥鱼的品种人工养殖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但比早先的进口海产的鲥鱼则还是鲜嫩很多,如今在江南吃到的多是带鳞糟蒸的传统做法,还是可以回忆到一些长江鲥鱼的肥美之味。

旧时的江南江鲜有着浓重的地理和季节印记,如今吃这些水产则“尝时鲜”的感觉淡化了不少,犹如大棚中的蔬菜,少了份野趣和对季节脉动的感知,多了游赏春色和怀旧的意味。

这就是玉树临风的江南三少啦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扬州迎宾馆 陈万庆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北京淮扬府 洛扬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江南灶餐厅 侯新庆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我的新书分享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LA LISTE中国杰出餐厅指南》

现在在亚马逊、京东、当当均可购买啦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2月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三月春暖,听江南三少聊江鲜

灵心小榭

美食媒体主编,高级营养师,品酒师,La liste全球最杰出1000餐厅排行榜国际委员。与你分享美食、美酒、营养、旅行的生活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