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少將厲害,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培養出的藝術家個個都很牛

魯迅先生有言: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說起老一輩的開國將領,許多人多數時候想到的估計是帶兵作戰、善打硬仗惡仗的猛將悍將,比如《亮劍》中的李雲龍。

相比之下,政委趙剛雖然不管行軍作戰,可是其出色的政治工作同樣不可小覷。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開國少將,同樣不擅長領兵打仗,可他是書法家也是詩人,部隊離了他的工作還真不行,此人就是魏傳統少將。

此少將厲害,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培養出的藝術家個個都很牛

魏傳統是四川達州人,雖然早年就參加了紅軍,也來自小山村,但是和多數開國將領不一樣的是,家裡頗為富庶。受當時家庭氛圍的影響,在多年私塾教育下,魏傳統的書法小有名氣,鄉里鄉親時不時找上門來託寫對聯。後來考入縣中學後,魏傳統的文人專長得以進一步發揮。

現在的學校生活裡,活躍著各種各樣的社團,其中不乏文學團體。在當時救亡圖存、新舊思想碰撞的年代,魏傳統也積極參與加入了學校的文學團體“爛漫社”。在進一步發揮書法專長的同時,眼界的開闊,對於自身浸潤多年的詩詞格律也大有裨益。後來在認識了建國後成為新中國國防部長、同樣以詩文著稱的張愛萍將軍後,魏傳統加入了黨,也加入了紅軍。

雖然不擅長衝鋒陷陣、帶兵打仗,但是靠著自身的文人才華,魏傳統極其勝任一項工作,什麼呢?那就是宣傳。

此少將厲害,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培養出的藝術家個個都很牛

早在學校的時候,社團的油印刊物大都出自魏傳統手筆;到了紅軍部隊,從主編到校對,他又包攬了《紅軍報》的發行。也因其能寫會畫的特長適宜做宣傳工作,在陝北延安文藝座談會後,他就成了八路軍政治和文藝工作的骨幹。先後到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等地工作,每週負責寫社論一篇。

雖然離開了前線戰場,可是在後方的宣傳工作同樣非常重要。看起來在一線部隊的時間不長,可是魏傳統也是經歷了生死考驗的。

早在紅四方面軍的時候,魏傳統的宣傳科長的名氣就無人不知。當時辦軍報靠他,審俘虜也離不開他,可是因為出身較好、又接受過多年的私塾教育,魏傳統一度被張國燾看做傳統小知識分子遭到不公正對待,僥倖脫身後被改為油印股長。雖然職位降了,可他仍擔負著秘書長、宣傳科長崗位上的工作。

此少將厲害,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培養出的藝術家個個都很牛

對於自己一生經歷的幾次險情,魏傳統笑稱是“八次過關未斷頭”,在戎馬生涯中的這些磨難和考驗下,將軍的詩文愈顯將骨忠魂,讓人讀罷暢快淋漓。在建國後主管部隊文藝工作的同時,他還身兼楹聯學會會長等多種職務,而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了。

作為軍藝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院長,在其關懷和培養下,從這裡走出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藝術家,比如文學家李存葆、莫言,歌唱家董文華,表演藝術家牛群、陳劍飛等。一生有此成就,你說魏傳統少將厲害不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