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族”注意!你比同齡人又黑又老?答案在這裡!

“熬夜族”注意!你比同齡人又黑又老?答案在這裡!

熬夜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加大,前段時間流傳的“5+2,白+黑”模式雖然被廣為詬病,但是確實存在這樣的過勞人群。長期的熬夜不但會引起“過勞肥”,還會使皮膚越來越黑。

相比那些經常睡“美容覺”的人來說,你為什麼會變黑?甚至還會出現“熊貓眼”,其實是和這種激素有關!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種神秘的激素—褪黑素。

“熬夜族”注意!你比同齡人又黑又老?答案在這裡!

褪黑素

褪黑素是什麼?

褪黑素雖然很少被醫學界提起,但是卻真實存在於每個人的體內。褪黑素是人腦的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之一,是色氨酸的衍生物。褪黑素於1953年才被美國耶魯大學的阿隆·勒內博士發現,後經科學實驗證實,其能使青蛙的皮膚變白。

熬夜對褪黑素有什麼影響?

褪黑素的分泌有明顯的晝夜變化。人血清中的褪黑素水平的晝夜節律表現為晚間高,凌晨2點時達高峰,而白天較低的特點。2015年廣東省佛山職工醫學院的王彩英教授在《褪黑素的研究歷程及應用前景》一文中也指出了人體褪黑素的晝夜節律性變化:“褪黑素於晚8點開始上升,清晨3~4點升到最高水平,相當於白天的7~8倍,維持1~2小時後開始下降,早晨7點左右,恢復到白天的水平。”

研究認為,在黑暗環境中,視交叉上核發出衝動至頸上交感神經節,其節後纖維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與松果體細胞的β-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可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使褪黑素合成酶系的活性增強,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但是

在光亮條件下,光刺激的傳入衝動可抑制交感神經的活動,使褪黑素的合成減少。

褪黑素在人各年齡段的水平如何?

人類出生3個月時松果體發育成熟,此時開始分泌褪黑素,3~6歲時達到高峰,成年後分泌逐漸下降,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分泌逐漸減少,從30歲開始,以較快速度下降,僅為兒童時期的一半左右,至45歲時,多數器官開始出現老化,下降到兒童其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人體到65歲以上的老年期時,松果體明顯萎縮老化,血清中的褪黑素甚至檢測不到。由此,有研究認為,褪黑素和人體的老化有關,適當補充褪黑素,可以延緩衰老的發生。

“熬夜族”注意!你比同齡人又黑又老?答案在這裡!

松果體

褪黑素的其他作用有哪些?

褪黑素還能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釋放,從而抑制性腺發育;可降低甲狀腺素、皮質酮和醛固酮的血清水平,使血壓下降;調節人體“生物鐘”,促進睡眠等作用。

綜合以上作用,長期熬夜不但會引起皮膚變黑,還會導致人體衰老加速以及高血壓、失眠等情況的發生。

在次,筆者提醒頭條的用戶朋友們,避免熬夜,注重睡眠質量,不但會使你變白,還會讓你保持年輕,防止過早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