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什麼時候重回新一線城市?

ZCV21C

由此可見,濟南距離新一線城市的門檻僅僅一步之遙。由此說明濟南是基本具備新一線城市資格的。
在最新的《城市分級全榜單》中,鄭州、寧波等市均已如列,結合這一因素可以確定的是:濟南具有極大的可能性入選新一屆的新一線城市排行榜。

預計在2018-2019年度,濟南或將入選新一線城市榜單。就此,山東省有望三座城市同時上榜,分別是青島、煙臺和濟南。


民間查訪專員

《2017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新一線城市為: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重慶市、南京市、天津市、蘇州市、西安市、長沙市、瀋陽市、青島市、鄭州市、大連市、東莞市、寧波市。

這其中竟沒有我們山東的省會,濟南!

讓人感嘆良多。


濟南市,山東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交通和科技中心。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濟南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是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農業方面,被稱為中國精品菜籃,培育出平陰玫瑰,仁風西瓜,曲堤黃瓜,張而草莓,章丘大蔥,商河大蒜,平陰玫瑰,張夏玉杏,馬山栝樓,香玲核桃等知名品種。

以汽車,摩托車,機械紡織,鋼鐵,化工,輕工,建材等為支柱產業,並擁有眾多景點的旅遊產業,讓近年經濟進入高速發展。

至於進入新一線城市,這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午後海風

不久的將來濟南就能進入新一線城市。

但是我要更正問答標題的一個錯誤,濟南以前也並未是新一線城市,何來重回一線城市之說?這個所謂新一線城市是這兩年財經媒體又新創造的一個城市劃線等級,原來並沒有新一線城市之說,其實新一線就是二線強或者叫最多做準一線。共評出了15座新一線城市,加上4個一線城市,共計19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試問一個國家可能存在這麼多的一線城市嗎?都是一線城市那說明一線城市也就沒有價值了。濟南在最強的時候曾經相當於今天二線強的水平,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城市分線的概念,更沒有新一線城市。

言歸正傳,濟南現在畢竟是東部經濟大省的省會,雖然這些年發展緩慢,但還在二線中的水平上。曾經的濟南也是七大軍區之一的濟南軍區;十八個特路局之一的濟南鐵路局;人民銀行九大支行之一濟南銀行的所在地,濟南一直被中央視為區域性中心城市。這些年山東走的均衡發展的模式,並未大力發展省會經濟,這使濟南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佔比只有不到10%,成為全國28個省區中省會(首府)佔比度最低的一座城市。濟南以自己的大度成就了山東眾多兄弟城市的發展,全國百強地級市中山東以15座高居榜首。

但是,濟南已經意識到這種發展模式似乎已經跟不上形勢了。環顧四望,周圍鄰省已經再不是當年的城市格局。南部鄰省江蘇10年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2017年已經有三座城市GDP突破萬億大關。另外兩個鄰省河南和安徽的省會鄭州與合肥,原來根本不和濟南一個量級,但現在合肥這個地級市省會,表現不俗,經濟已經和濟南持平,今後還有超越濟南之勢。鄭州更是了得,不但在經濟上已大幅超越濟南,而且已被定位國家中心城市,在交通上已經成為了米字型高鐵樞紐,濟南

西邊的聊城已列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濟南曾經的勢均力敵的對手杭州、南京等早已是萬億俱樂部成員之一了,把濟南甩出了兩條街。省會南京原來也和濟南一樣,省內老三,但現在已經反超無錫位居第二。


不但是省會的強勢崛起,濟南還面臨鄰省地級市咄咄逼人的發展氣勢,與山東近鄰的徐州目前已接近濟南的經濟水平,還被國家列為了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將山東南部都劃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省內也是三足鼎立,青島一直在經濟上高高在上,使濟南只能望其項背,而曾經的小弟煙臺也已逾越濟南。濟南已經感受到了空前的發展壓力,體會到來自周邊城市擠壓。

山東經濟群山無峰,無特大城市帶動輻射的局面或許將要有所變化。衰落的濟南羨慕已經壯大的成都、武漢等省會城市,高呼要舉全省之力實施“省會戰略”。在這樣一個強者恆強,贏者通吃的城市競爭格局下,突出一箇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會起到托起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效果。而以山東經濟大省的地位,將會比內陸省份擁有更多的資源,重點發展省會經濟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假以時日,進入新一線城市完全可能。但作為山東省內其他的兄弟城市,面對濟南在爭取省內更多資源的狀態下,其心理的矛盾可想而知。


各位看官,寫文章不易,您覺得還行就請


濟南素有“天下泉城”、“世界泉水之都”的美譽,有著2700餘年的歷史,是象徵中華文明重要起源的史前文明——龍山文化發祥地和發現地。在這裡可以感受到老舍筆下冬天的“溫晴”,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更有那“大明湖畔夏雨荷”的纏綿悱惻讓人心腸百轉。

濟南的經濟發展和影響力長期不如省內的青島,只有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擴大影響力,才能夠回到新一線城市。


西凌詩社

這個問題很複雜 不好判斷

政治上認定 濟南的一線城市地位,國內大多數還是認可的 旅遊和經濟總量以及人性化基礎設施,地位都屬於一線城市,

外觀 目前濟南還很難做到一線城市,畢竟很多人看到比如CBD商務區 酒吧街等等,目前來看濟南少有,但在建設,不能達到一些要求

濟南與所謂的一線城市有距離,與歷史有很大原因,比如濟南很早就開始環境整治 濟南市人口密集型工廠很少,為提供就業減少很多機會,人少了 經濟自然發展慢,外地人對於濟南的認同感較少,留下奮鬥機會不多,所以濟南人口偏低,工資偏低。

濟南重回一線還需時機吧!基建建好不代表就是一線,濟南要給人們希望,從經濟上給人希望,比如北京一樣,留在外地的夢想居多,這個不是硬實力,而是軟實力,濟南距離很遠


CHUN-明

2018年中國城市魅力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屬於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對於濟南來講,落選新一線城市是意料之中的,濟南的發展已經明顯落後鄭州、長沙等同級別城市。

濟南要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躋身新一線城市,要從經濟、教育、城市建設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濟南的經濟要完成傳統產業升級,順利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城市,濟南的經濟是山東省“大象經濟”的縮影,然而這種大象經濟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活力、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的弊端日益顯現,所以國家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將山東省列為先行區,對於濟南來講,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機遇,順利實現產業升級。

二、濟南要加快城市建設,濟南的城市建設已經遠遠落後於鄭州等城市,比如地鐵。濟南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之中,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堅定不移的實施北跨戰略,濟南長期堅持東西縱身發展的戰略,然而這種狹長地形的發展的弊端日益顯現,比如堵車,如果濟南真正能夠實現北跨,對於濟南的長期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三、濟南在其發展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教育資源的人才轉換問題,濟南一直是山東省教育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對於濟南來講,高校教育資源是濟南能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最關鍵的人力因素。


財經小科

濟南曾經是過一線城市麼?有一二三四線城市之分以來 濟南從未進入過一線城市 如果細分只有北上廣深算一線城市的活 濟南應列入三線城市 如果按新一線或準一線被稱為一線的話 濟南應列為二線城市 而且應位居中後


對你肅然起敬91299261

重回一線城市需要經濟上一個臺階,城市現代化程度高。我覺得濟南需要重新定位一下自己的位置,濟南以泉城著稱,水美可以在水上做點文章,讓濟南的水賣成可口可樂的水平,山東以山著稱,濟南南部有泰山山脈,可以建立一個世界最高標準的旅遊度假村,個人感覺比萬達文旅城靠譜,王健林說要乾死上海迪士尼,但迪士尼強大的是文化不是一個樂園,我覺得還是文化更重要些,有了這兩張名片可以招更靠譜的商,吸引和留住人才其實不難,拿出點大手筆多扶持真正的新創業項目,別再讓想拿國家資金的假項目忽悠,這需要政府有個真正的做事態度!



翼冰同學

問題很好,新一線城市濟南進入過嗎?

看現在的競爭力水平,濟南要進入新一線城市那是需要濟南的企業有進入超級企業的才有可能,濟南企業靠哪個進入呢?問題不如改成,

濟南靠什麼進入新一線城市呢?


希來意

重回一線城市隊伍,首先要將主城區舊城改造成高大上,將先行區確定在老城區主城區才能擺脫大縣城的劣跡!先行區建設放在濟南周邊鄉村,就是建設成新城,也白搭。濟南市的門面在老城區也就是主城區,主城區建設不好,永遠擺脫不了大縣城的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