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天照大神是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所生的最小的女兒,是神代日本的太陽女神.

一天,天照大神因為弟弟須佐之男命為非作歹,感到束手無策,遂躲進“天之巖戶”的岩石縫裡。頓時世界一片昏暗。困惑到極點的諸神們策劃如何將天照大神引誘出岩石外。於是,他們在“天之巖戶”前舉行盛大宴會。當宴會達到高潮時,善舞的女神天鈿女命跳起充滿性感的裸體舞,男神們報以狂熱的喝彩,其熱鬧非凡無可比擬。天照大神被好奇心驅使,悄悄打開一點“巖戶”窺視外面的世界。正在等待的大力士男神們趁機把巖戶打開,將天照大神請出岩石外,外面的世界立即光輝燦爛。

這段神話中還有許多女神們登臺,如天孫瓊瓊杵尊的妃子木花姬、日本武尊的妃子弟桔媛等。在神化的世界裡,日本女神們的活躍程度比起以希臘神話為首的西方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們來只有勝過而無遜色。

日本神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在由日本神話時期過渡到史實的這一時期裡,出現過一位傑出的女性,她的名字叫神功皇后。神功皇后是傳說中的人物而非歷史人物,但她所生的皇子以後成為天皇,而他在歷史上卻確有其人。說起來比較複雜,也許神功皇后一半是人、一半是神。

在天皇家譜中,神功皇后相當於第14代仲哀天皇的皇后。比起神化時代的女神們來她更接近於人,但她卻做了很多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當時九州有叫熊襲的土民,不服從中央集權。神功皇后隨同丈夫仲哀天皇去九州討伐熊襲。在九州,有一天,她聽見了神的旨意:“西方有一寶國,天將賦予汝。”但天皇不信,也許是因受到神的懲罰,仲哀天皇猝死。神功皇后雖然當時身懷有孕,仍接受神的旨意,率大軍橫渡大海,攻打新羅,並取得了勝利,使新羅服從於她的麾下。她身穿鎧甲親自參加了戰鬥。她的存在與其說是神,不如說是女巫。但無論如何,人所莫及的事情,在她身邊發生了許多。如在討伐新羅的途中,海魚成群簇擁著她的船隻推進,其勢兇猛,促使海嘯吞沒了新羅的土地,這也是她的軍隊取得勝利的原因之一。同時,在戰鬥中出現分娩先兆,她將石頭抱在衣內,拖延臨產,回到日本才生下皇子,即後來的第15代天皇應神天皇。應神天皇在歷史上存在的事實已成定論。

日本神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關於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的首次記載出現於《三國志》的《魏志·倭人傳》中,晉人陳壽為此書作者。

據《魏志·倭人傳》記載,進入2世紀,倭國內大小國紛爭,形成大規模戰爭;內亂不息,征伐無已時;國土荒蕪、百姓疲敝。男王接連更替,而無一人能夠平息內亂。人們只好擁立卑彌呼登上王位。於是內亂平息,恢復了和平。據說卑彌呼登基年代為公元189年左右。根據該書描述,她是善於從事“鬼道”的,似乎具有占卜知曉神的意志的神秘能力,即屬於巫女性的人物。她按照神的旨意治理國家,也就是說卑彌呼的話是神的話,卑彌呼的意志代表神的意志,無論是誰都不能反對。她在民眾的信賴和支持下,征服了三十多個國家,以女王身份對其實行統治。

卑彌呼考慮國內外形勢,致力於與中國的交流。她派使者攜生口——奴隸10人及真絲等供品向魏王朝貢。魏王喜,授予她“親魏倭王”的“”金印紫綬,這意味這魏王只承認卑彌呼一人是倭國國王。可見卑彌呼具有相當的外交手段。 公元240年,魏派使者到邪馬臺國。243年,邪馬臺國派8名使者訪魏,如此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加深。

日本神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當然也有卑彌呼在歷史舞臺上出現的時間不算太長的緣故。關於邪馬臺國及卑彌呼留有很多未解之謎。首先是邪馬臺國究竟位於日本何方。有的認為在大和地方,有的認為在九州,各有不同說法,尚無定論。

卑彌呼本身尚有許多不明之處,年齡,容貌,家族等一概不清。有一件比較清楚的是,她有一個弟弟,輔佐她的統治。她登基後深居宏大的宮殿裡,從不在人們面前亮相。雖有一千多名女奴在宮殿裡侍奉,但能夠接近卑彌呼的只有她的弟弟一人。從轉達命令,傳遞報告和情報,到搬運食物、料理日常起居,全由她弟弟來承擔。

卑彌呼去世時有一百餘名女奴殉葬,據云:為此而修建了巨大的墳墓,但其地址尚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