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型人格,尋找更加強大的自我

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了。

很久之前看到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裡的這句話一直深深觸動著我,直接影響著我人生的方向。

人生來孤獨,因而也懼怕孤獨,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坦然的面對孤獨。

獨處型人格,尋找更加強大的自我

大多數人是在尋找孤獨與群居之間的一種平衡,但這種平衡靠什麼來掌握呢?

我覺得是心吧,當一個人真正孤獨的面對自己,開始思考時,這個人就真正開始成熟了。

但心才是最難的那一關,尋找自己與孤獨相處的路上,會面對許許多多的誘惑,只有堅持自己的初心,才會真正得到獨處的力量。

我們這一代,大多把時間耗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總是認為現實很殘酷,高物價高房價,複雜的人際關係,好像似乎壓力很大。

所以我們開始另尋寄託,網吧,酒精,遊戲,每天抱著手機累到入睡,也不肯放下手機與自己獨處十分鐘,看似每天被無數事情所包圍,實則都是無關緊要的事。

獨處型人格,尋找更加強大的自我

獨處不是孤獨,一個人喜歡獨處並不是孤獨。

越長大越孤單,深有體會。

大學是從南到北坐了二十幾個小時去的,我以為會開始全新的生活,但地域的不同,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我在同學中間是那麼格格不入,我為了融入集體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到最後也沒有滿意的後果。

漸漸的我才明白要學會與自己獨處,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做各種事情,反而做事情的效率很高,心裡是開心的。

直到現在,我一直都保持每天與自己獨處的習慣,可能是在深夜失眠時,我與自己的對話,可能是在大街上遇到的三五好友對酒當歌,雖然內心酸楚但依然可以視而不見,可以是消失幾天也沒人知道。獨處讓我更加強大。

問問你自己,誠實的面對自己。

獨處型人格,尋找更加強大的自我

人生來本就孤獨,何必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合群,你完全可以是孤獨的,孤獨沒什麼不好的。

學會與自己獨處,學會與自己對話,真正的去了解你自己,可以在某個夜晚放下手機,真誠的面對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對一切事情的初心是什麼。

當你學會獨處時,對身邊的人與事都會有全新的理解,對於自身的關注,對於外界的關注,都將以你自己為出發點,有了更多自己的選擇,這樣豈不更好。

獨處不會使你孤單,獨處時你就是一個整體,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是在為你自己想做的事負責,所以孤獨也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