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江蘇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以工科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學校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學校同宗同源,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魏光燾等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設有研究生院;是全國74所“特色重點項目”高校之一和全國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之一。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1902年5月,張之洞與其好友、時任兩 江總督的劉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開始籌建三江師範學堂。教員一部分聘請中國學者,另一部分則從日本聘來,開了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1905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 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為校訓,大力提倡科學、國學和藝術教育,在高校首創藝術系科,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辛亥革命前後,政局動盪,學堂曾一度停辦,1914年8月續辦。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1960年,為了適應當時農業機械事業發展的需要,經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農業機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農業機械,汽車與拖拉機等專業的師資、設備為基礎,籌建南京農業機械學院,並在同年開始招生。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1961年校址遷至鎮江,改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學校隸屬機械工業部。1963年6月,吉林工業大學的排灌機械專業和排灌機械研究室從長春遷至鎮江,併入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82年8月,隨著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系科、專業逐步增加,向多學科方向發展。為了確切反映學校學科內容,經機械工業部批准,改名為江蘇工學院。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原鎮江醫學院是一所江蘇省屬醫學院校,座落在素有“控楚負吳,襟山帶江”美稱的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市。該校以醫學檢驗專業著稱,是全國首批開設本科醫學檢驗專業的五所院所之一。合併之前就已經形成了本科、碩士和博士三級培養體系。院校創辦於1951年,1984年批准升為本科院校,改稱鎮江醫學院。在學校40多年辦學史上,共培養本專科專業生和衛生管理幹部萬餘人。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原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坐落在鎮江市城區的東南部。東鄰夢溪園,北峙壽丘山。壽邱山以南,是昔日孔廟的遺址;夢溪園附近,是北宋科學家沈括撰寫《夢溪筆談》是的居住之地。學校總面積 131畝,其中,校本部70畝,農場61畝。

1986年的江蘇大學生活: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和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江蘇大學。2002年5月,江蘇省委、省政府為在省內辦學的9所從三江師範學堂發展而來的高校隆重舉行辦學百年慶典,並贈鼎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