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李香山从小在脚背上有个痣,带了几十年,某一天突然觉得不舒服,不知道怎么的就发展成了黑色素瘤。他说:“这不是病,这是命,命来找我了,我只能从命!”字里行间凸显出这个人物豁达的性格,但更多的还是无奈。

可以说,黑色素瘤是所有恶性肿瘤中进展最快、预后最不好的恶性肿瘤之一。黑色素瘤病死率非常高,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难治的恶性肿瘤。

揭秘“癌王”幕后真相

之所以称为“癌王”,是因为黑色素瘤不但致命,而且异常凶险。

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先来看数据。如果问你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癌种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肝癌肺癌这些常见癌种,其实不是!目前,黑色素瘤凭借3%-5%的年增长率,已成为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一种。据统计,2012年全球黑色素瘤新发病例23.2万例,死亡人数为5.5万例 [1]。

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再说国内的情况。目前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为0.6/10万,看起来并不高是不是?但是别忘了我国黑色素瘤患者有两个显著的群体特征:

首先,更年轻化。从35岁开始,50岁、55岁开始下降,到65岁下降到谷底,所以在我国黑色素瘤主要危害中青年人,会给患者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 [2]。

其次,我国的黑色素瘤患者确诊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数据显示,II期最多,III期和IV期分别占25.1%和12.8%。要知道,如果患者确诊在早期(I期),一般手术就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高达94%以上。但是一旦进入晚期(IV期),5年生存率就暴跌到只有仅仅4.6% [3]!4.6%!看着这个数据就心惊胆战了。

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这就涉及到中国黑色素瘤另一个奇葩的特点了。我们知道,西方人黑色素瘤多分布在皮肤浅表(称为皮肤型),这可能与紫外线过度照射,诱导皮肤细胞DNA突变有关。所以经常在大太阳下剪羊毛的澳洲人就成了黑色素瘤的高发群体。

然而在我国,约50%的黑色素瘤分布于四肢末端的皮肤,如足、手和甲下等位置(这种类型被称为肢端型),还有另外约22.6%是分布在直肠、肛门、外阴、眼、口和鼻咽等处的黏膜型黑色素瘤,而这个类型的黑色素瘤在白种人中的占比不到1%!。

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这就很邪恶了!因为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很难发现,早期又没有症状,就给早期诊断带来极大的难度。除了不易发现之外,这种黑色素瘤往往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更邪恶的是,在我国,还有10%的黑色素瘤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老巢在哪里 [4]! 这种黑色素瘤可以说是杀人于无形了。

鉴于我国黑色素瘤如此奇葩的属性,就给医生的临床诊断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初诊的医生可能是各个科室的。例如消化科、妇科和耳鼻喉科的医生在给患者做检查时,如果遇到异样,应该留意是否是黑色素瘤。

如何对付“癌王”?

既然晚期黑色素瘤如此凶残,那我们究竟有没有对付它的特效疗法呢?在2017年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中国的医生和患者来说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肢端型黑色素瘤

难怪很多国内医生说,“对于我国黑色素瘤患者,唯一有效的办法是手术;如果一次手术不行怎么办,第二方法还是手术;要是还不行呢,患者能用的第三种手段仍旧是手术”。之余无法手术的患者怎么办?答案是没办法!

好在生命科学在快速发展。转机出现在2002年,威康信托桑格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发文,发现66%黑色素瘤患者携带BRAF突变 [5]。至此,科学家总算找到了一个狙击黑色素瘤的靶子。

在Plexxikon和Roche的努力之下,一个叫PLX4032(维莫非尼)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出现了。首个临床研究于2006年启动。

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的一刻发生在2009年6月1日下午4点半。

当时,在ASCO的一个关于黑色素瘤的报告会场上,现场近1万名医生迫切等待发言人宣布一个I期临床结果。当时的报告人是宾夕法尼亚大学Abramson癌症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Keith T. Flaherty,当他宣布PLX4032(维莫非尼)在携带BRAF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有效率竟然能达到50%多,药物一旦起效,能维持的时间超过6个月时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6]!紧接着,全体参会的黑色素瘤专家相继起身鼓掌,掌声大概持续了5分钟,其中一些人还因为激动而流下了眼泪。

2011年,全球首个关于BRAF抑制剂应用于BRAF突变型转移性黑色素瘤的3期临床试验(BRIM-3 试验)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7]。长期随访显示,维莫非尼用于具有BRAFV600突变的转移黑色素瘤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3.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达到6.9个月,而达卡巴嗪标准化疗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6个月,有效率比达卡巴嗪高出7-8倍!结果激动人心!

号称“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为什么美国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3%?

如此好的疗效,能否让中国患者受益呢?

2012年,我国原发黑色素瘤样本研究表明,我国黑色素瘤患者的BRAF突变率为25.5%,其中V600E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占比89.1% [2],这为中国患者使用BRAFV600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确诊为黑色素瘤,要怎么做?

最后,愿所有得人都是健健康康的“有痣青年”!

[1].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Dikshit R,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sources, methods and major patterns in GLOBOCAN 2012[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5, 136(5).

[2]. Si L, Kong Y, Xu X, et al. Prevalence of BRAF V600E mutation in Chinese melanoma patients: large scale analysis of BRAF and NRAS mutations in a 432-case cohort[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12, 48(1): 94-100.

[3]. 赫捷、陈万青主编.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2.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4]. Chi Z, Li S, Sheng X, et al. Clinical presentation, histology, and prognoses of malignant melanoma in ethnic Chinese: a study of 522 consecutive cases[J]. BMC cancer, 2011, 11(1): 85.

[5]. Davies H, Bignell G R, Cox C, et al. Mutations of the BRAF gene in human cancer.[J]. Nature, 2002, 417(6892): 949-954.

[6]. Flaherty K, Puzanov I, Sosman J, et al. Phase I study of PLX4032: proof of concept for V600E BRAF mutation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human cancer[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9, 27(15_suppl): 9000-9000.

[7]. Chapman P B, Hauschild A, Robert C, et al. Improved Survival with Vemurafenib in Melanoma with BRAF V600E Mutation[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4(26): 2507-2516.

[8]. http://www.dana-farber.org/melanoma-treatment-center/

[9].https://www.massgeneral.org/cancer/services/treatmentprograms.aspx?id=1196&display=overview

更多海外医疗资讯,请关注厚朴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