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簽字時耍小聰明,保留了尊嚴

李鴻章是晚清時期很有話題性的人物,很多人說他是漢奸、賣國賊,但是也有很多的人看出了他的不容易,理解他也是為國家奔波效勞。站在當時的環境中,其實他也很無奈。無論如何,作為晚清重臣,他幾乎承擔起晚晴幾十年的重擔,在他去世前也經歷了一場巨大的風波,讓他至今都捲入無盡的唇槍舌戰之中,事實上,他也是背鍋。

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簽字時耍小聰明,保留了尊嚴

當八國聯軍進京的時候,慈禧急忙帶著光緒皇帝離開北京,急命李鴻章趕赴談判桌,簽訂了讓中國完全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辛丑條約》,這個時候李鴻章已經垂垂老矣,恐怕時日不多,但是這個時候清朝已經實在找不出別人來去做這件事了,只有李鴻章還能跟洋人討價還價。李鴻章不顧自己正在咳血的身體,只想儘快簽訂合同,讓國家重回平靜。在談判桌上,傲慢的洋人一張口就是10億兩白銀,在風雨飄搖的清朝,這根本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清朝哪裡出的起這個錢。

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簽字時耍小聰明,保留了尊嚴

李鴻章硬著頭皮和洋人討價還價,最終確定為4.5億兩白銀,其意義是中國人一人一兩,李鴻章也很無奈,落後就要捱打,在談判桌上尤其如此。原本最終簽訂合同的簽字人是慶親王,但是李鴻章說:”還是我來吧,這是要揹負罵名的,未來的國家還要靠你,我已經時日不多了。“就這樣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籤了自己的 名字,只是所籤的名字並不是”李鴻章“三個字。

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簽字時耍小聰明,保留了尊嚴

李鴻章在清朝被封為”肅毅候“,於是他耍了一個小聰明,在簽字出簽了一個”肅“字,因為如果簽上”清朝特使李鴻章“幾個字,那麼自己的晚節和清朝最後的顏面就將蕩然無存,用這麼一個字,保全國家最後的尊嚴。洋人只知道李鴻章簽了字,所以對這個小節並沒有特別在意,因為無論怎樣他們都能夠拿到錢。回到家四個月之後,這位譭譽參半的晚清重臣終於離開了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