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點贊廈門改革開放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指出,“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新聞聯播》報道稱:改革開放40年來,位於東南沿海前沿的廈門經濟特區,始終秉持“先行先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經濟、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攻堅突破,實現了從海防前線到開放前沿的精彩轉身。

一幅幅城市美景,在央視鏡頭中向世人展開,“這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新經濟、新產業快速發展,海運、陸運、空運通達五洲。這是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歷經近40載春風化雨,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廈門。”

《新聞聯播》再現了經濟特區建設40年中的眾多歷史鏡頭。“1981年10月,隨著湖裡加工區第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廈門經濟特區建設拉開序幕,開啟了先行先試的征程。率先實施國有企業稅利分流改革,率先建設臺商投資區、試點兩岸直航。在一系列率先改革探索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廈門編制的全國最早的一部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戰略規劃,主持編制的正是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習近平。”

“改革不只是在經濟建設領域推進,一系列保護生態環境的新機制新舉措也在廈門探索實踐。”報道重現了篔簹湖的往昔,“1988年,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牽頭打響了廈門治汙的第一號硬仗――篔簹湖綜合治理。此後,經歷4期大規模綜合整治,有了如今的一湖碧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進入深水區,廈門通過自貿片區建設作為改革試驗的平臺,打造制度創新的高地。《新聞聯播》讚譽道:“圍繞經濟發展高素質、生態環境高顏值的改革探索,廈門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如今的廈門,全市生產總值比1978年增長280倍,財政收入增長817倍,城市人口增加300萬。面向未來,廈門經濟特區將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