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驗親”這方法靈驗嗎?

今天,我們在看古裝偵探劇,經常會出現“滴血驗親”的故事。那麼,這個事是真的嗎?靈驗嗎?

其實,“滴血驗親”在歷史上不僅確有其事,而且還有兩種形式,分別是:“滴骨法”和“合血法”。

“滴骨法”的出現早子“合血法”。

“滴血驗親”這方法靈驗嗎?

三國時期的吳國史學家謝承在《會槽先賢傳》中講到:時人陳業的哥哥渡海喪命,同船遇難者有五六十人,屍體腐敗不可辨認。陳業心想,至親之人,骨血一脈相承,必然與外人不同。於是割破手臂,將鮮血滴在一具骸骨上,誰知竟立刻沁入,而其餘骸骨則滴血不入。於是,在場其他家屬也如法找到了親人。這就是最早的“滴骨法”雛形。

後來,在宋代大名鼎鼎的提刑官宋慈將“滴骨法”正式收錄在了《洗冤集錄》中,作為實踐工作中的法則。

“滴血驗親”這方法靈驗嗎?

與“滴骨法”一脈相傳的是“合血法”,這也是在古裝劇中最常見的一種驗親之法:將被檢人的血液滴在水中,有血緣關係的相凝,反之則不凝。

無論是“滴骨法”和“合血法”,在今天我們看來是毫無科學依據的。

“滴血驗親”這方法靈驗嗎?

根據現代法醫學的實驗,只要骨膜朽損,不管什麼血都能都能沁入,骨膜完好,親屬滴血也不會被吸收,因此“滴骨法”並不可靠。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且不說親子之間的血型未必相同,即便是不同血型的血液滴在水中,也有可能相凝,因此“合血法”並不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