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紛呈,中國野三坡第二屆國際民歌民樂節開幕式圖片全集錦!


美麗風景在耳邊,民歌唱響野三坡。太行為琴,燕山做歌,這歡悅的歌聲,這鮮豔的裙襬,是燕趙大地對您最熱情的邀約!拒馬河的浪花、百里峽的飛瀑、白草畔的杜鵑,這極致的美景,是野三坡對您最真誠的問候!河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佳音、偉龍登臺。

隨著開場原創歌舞《拒馬河放歌》的上演,榮盛康旅·2018中國野三坡第二屆國際民歌民樂藝術節開幕式正式開始!

中廣聯合會交通宣傳委員會會長潘力首先代表中廣聯合會交通宣傳委員會向大家表示歡迎與感謝。潘會長稱,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設立等多重戰略機遇期,河北正在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矚目的關注點,已經成為人們不斷創造著新成就、新業績和新希望的熱土。主辦方以獨到的視角、卓越洞察力、精準判斷力連續兩年策劃舉辦了中國野三坡國際民歌民樂藝術節活動,希望讓更多旅行愛好者解讀野三坡、體味野三坡、觸摸野三坡、唱響野三坡。


中國旅遊景區協會秘書長霍建軍致辭。

淶水縣人民政府縣長朱明新致辭並宣佈第二屆國際民歌民樂藝術節開幕。今晚讓我們在野三坡鍾靈毓秀的山水間,在燕山太行的松濤裡,盡情享受自然和民歌交織的迷人魅力!

在這個美好的夜晚,野三坡民歌民樂藝術節主題歌《那個地方 那個你》再度唱響。

首先登場的是彝族原生態組合“彝人制造”,《悟》、《老爸》兩首歌曲為我們帶來了四川大涼山的聲音。

遙遠的大涼山美麗而冷峻,而在彝人制造的歌聲裡,我們卻聽到了彝族漢子堅毅外表下的質樸和溫情。

彝族原生態組合“彝人制造”歌手激情演唱。

彝族原生態組合“彝人制造”歌手激情演唱。

中央民族歌舞團的各位藝術家們是國際舞臺上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播使者,今天他們也來到這裡,為我們帶來最高水準的藝術和原汁原味的民歌民樂《千夢一夜》。

河北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群私家車廣播主持人錚鳴攜手來自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河南以及內蒙古交通廣播的主播們一同登臺,分享野三坡給自己留下的美好印象。

山西交通廣播主持人曉昕現場推薦山西民歌《大紅公雞毛腿腿》。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作為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山西民歌內容豐富,曲調優美,感情真摯,易於傳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山西民歌的歌詞,生動傳神,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百姓喜愛!

歌手張紅麗演唱山西民歌《大紅公雞毛腿腿》。

山東交通廣播主持人小強推薦發佈山東民歌《再唱沂蒙山》。山東,歷史底蘊深厚,在這裡誕生的齊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因齊魯大地淳樸的民風,也造就了山東民歌質樸、淳厚、強悍、風趣的特點,既有和大自然鬥爭的堅強品格,也有日常生活的清新優美、情真意切。

歌手袁野演唱山東民歌《再唱沂蒙山》。

中央民族歌舞團五色風組合帶來民樂演奏《瑤族舞曲》。這首舞曲讓我們彷彿從旋律中看到了瑤族人民在節日裡載歌載舞的歡慶場面。

中央民族歌舞團五色風組合帶來民樂演奏《瑤族舞曲》。

中央民族歌舞團五色風組合帶來民樂演奏《瑤族舞曲》。

中央民族歌舞團五色風組合帶來民樂演奏《瑤族舞曲》。

中央民族歌舞團五色風組合帶來民樂演奏《瑤族舞曲》。

一起感美麗的新疆受維吾爾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美好心情。圖為孫瀅迎演唱《一杯美酒》。

北京交通廣播主持人婉喬現場推薦北京民歌《前門情思大碗茶》。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曾為六朝都城的北京,經濟、文化高度發達,從而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歌曲,山歌、勞動號子、小調、叫賣聲應有盡有。尤其是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聯通南北,江南的曲調隨著漕運來到北京,讓北京民歌中增添了些許的江南風情。

歌手修一演唱北京民歌《前門情思大碗茶》。

天津交通廣播的主持人陳歌現場推薦的是曾在天津求學、發展的著名音樂家施光南創作的民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歷經600年風雨滄桑,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性格,也給了天津民歌民樂強大的包容性,各種曲藝、劇種、小調爭奇鬥豔。

歌手田碧珣演唱天津民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內蒙古交通之聲主持人黃丹現場為大家推薦內蒙古民歌《讚歌》。歌唱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男女老少人人都愛唱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民歌就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基礎。蒙古族民歌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歌唱內容豐富,可歌唱自然、讚頌英雄,也可以描繪生活,具有非常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

歌手斯琴畢力格演唱內蒙古民歌《讚歌》。

中央民族歌舞團的蒙古族歌手薩仁呼演唱《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一起來聆聽聆聽來自蒙古大草原的雄渾天籟。

民歌和民樂總是分不開的,大家熟悉的民樂樂器主要有二胡、琵琶、揚琴等等,而我們各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樂器,蒙古族的特色樂器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馬頭琴了!圖為張鐸表演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著名藏族音樂人扎西頓珠帶來兩首好聽的歌曲《傳奇》、《陽光》。

著名藏族音樂人扎西頓珠演唱中。

河南交通廣播主持人佳音為大家推薦的是在河南嵩山拍攝的《少林寺》主題歌《牧羊曲》。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厚重的中原文化不僅滋養了炎黃子孫,更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和藝術。 河南雖地處中州音韻的大平原區域,卻因東西南北綿亙千餘里,人們生活習慣、生產勞動、語言音調產生了很大差異,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歌風格,這讓整個河南的民歌藝術更加豐富多彩。

著名實力派歌手王雪演唱《牧羊曲》。

河北交通頻率群私家車907的主持人錚鳴為大家推薦的是河北民歌《放風箏》。河北又被稱做燕趙,在這片歷史悠久、充滿傳奇的土地上孕育了燦爛博大的文化和藝術。河北民歌是一種古老的漢民族音樂形式,具有或慷慨悲壯、或婉轉動聽的鮮明特色,這也和燕趙之地勞動人民樸實、淳厚的性情相承一脈。

歌手韓蕾、李偉紅、張麗靜演唱河北民歌《放風箏》。

野三坡不但是我們中國傳統民歌民樂的舞臺,全球各地的藝術家們也帶來了屬於他們國家和民族的傳統音樂。圖為外國歌曲串燒。

圖為外國歌曲串燒,《白金》法之玫瑰。

圖為外國歌曲串燒,意大利歌曲《一點一點》。

歌手陸沅楓演唱歌曲《旅行》。

一起來見證重要的歷史時刻——中廣聯合會交通宣傳委員會潘力會長為保定淶水野三坡景區授牌,祝賀野三坡景區成為“中國自駕遊首選目的地”!

中廣聯合會交通宣傳委員會會長潘力、中國旅遊景區協會秘書長霍建軍、河北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王成樹、保定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趙世忠、淶水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張曉峰、北京臺總監唐瓊、天津臺總監安迅、山西臺總監張麗、河南臺總監楊樹峰、內蒙古臺總監牛亞茗、山東臺副總監楊榮瑾、河北交通頻率群總監邊宇峰共同上臺,將手中的金粉緩緩注入啟動臺,啟動暢行中國——七省市交通廣播與野三坡景區的戰略合作。


隨著歌伴舞《最美的風采》登臺上演,中國野三坡第二屆民歌民樂藝術節的開幕式到此結束。

在野三坡短短兩天的時間裡,音樂如高山流水蕩人心魄,壯美的景色又為音樂增添了神秘的魅力。來自全國的歌手、主播、各界嘉賓歡聚一堂,用歌聲和笑聲傳遞著友情期待著明年的再次相聚。

開幕式上合個影,期盼來年再相見。

開幕式上合個影,期盼來年再相見。

開幕式上合個影,期盼來年再相見。

開幕式上合個影,期盼來年再相見。

開幕式上合個影,期盼來年再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