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的“味道”越來越怪,有一沒二,三點原因,看透更從容

在職場和社會上混了這麼多年,看慣了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更加明白純真的難能可貴。於是經常有人說,好懷念過去的那些時光,不知道現在他們過得都怎麼樣了,如果能再聚一聚,也挺好的。

可是很多網友說,他們參加完第一次同學聚會,就不想再去第二次。只因為大多數的同學聚會“味道”越來越怪,經歷過第一次的折磨,大部分人都不想經歷第二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三點原因,看透更從容。

同學聚會的“味道”越來越怪,有一沒二,三點原因,看透更從容

第一,學校相對純潔,顏色相對單一;職場和社會卻是一個大染缸,你染我染大家染。

在學校的時候,優生和差生,富同學和窮同學,能玩在一起,大家可以無視彼此之間的差距。可進入社會,進入職場後,大家的朋友圈不同,都有了各自的利益訴求,都變了。

第一次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家好久不見,寒暄著打招呼,聊一聊畢業後的狀況,好像都放不開。可是參加完第一次聚會後,有了同學群,於是便有同學在群裡早中晚三遍問好,發工作照片,發旅遊照片,發兒子照片,讓人不厭其煩,開始的時候還有人回應,後來只剩幾個人唱獨角戲了。

也不能說是在群裡發東西的同學錯了,只是大家經過職場和社會的染色,關注的點都不同了,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僅此而已。

同學聚會的“味道”越來越怪,有一沒二,三點原因,看透更從容

第二,某些同學的做法讓大家看不慣,壞了想參加第二次的心情。

上面第一點也說過,老有人在群裡發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讓同學們很反感,一般都有炫耀的成分在裡面,大家都是有素質的人,又不好意思說,只能默默的看著不說話,同學群也就越來越冷清。

經過這些同學在群裡的“瞎折騰”,本來說好兩年後再聚首的,不少同學也被搞的沒啥心情了,索性算了吧!

同學聚會的“味道”越來越怪,有一沒二,三點原因,看透更從容

第三,不見得有多親,一起尬聊真的很沒意思。

在讀書的時候,大家有著共同的話題,能聊在一起,玩在一起,可畢業後,各奔東西,你曾經的樣子在我的記憶力逐漸模糊。第一次聚會的時候,是為了懷念往日時光,尬聊還有點意思。可第二次,很多人覺得就沒意思了!說的難聽點,聚會本質就是資源的交換,同學聚會亦然。混的好的同學不願意來,一是沒時間,二是怕同學有求於他。混的不好的同學,也不想去找不自在。

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都在評論區說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