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Part

1

數學最近學的都是有意思的單元,什麼找規律啊,分類整理啊,圖形啊,相對而言,比起加減法,什麼各種算法,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要有意思、難度小。尤其是,會用上各種學具,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探索發現,我以為學生會很感興趣。

圖形一共只有3課時。第一課時是認識平面圖形,我是學習了別的老師公開課之後,像她那樣上的。

先看圖,雪地裡的小畫家,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也是學科融合,看看腳印都是誰留下的。然後猜猜圖形腳印是誰留下的,開始新課的學習。

學習圖形的時候,讓學生用準備的學具,在紙上留下腳印。當然,之前我們先想了用什麼方法,可以用拓印的方法,也可以描畫。

小組合作,儘可能用一個立體圖形,留下不同的腳印,然後展示自己找到的腳印,說說怎麼找到的。

一般而言,像這樣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簡直爆棚,人人搶著要展示自己的。

第二節課,是圖形的拼組。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經過設計的圖形學具,課堂上讓大家按要求去拼組。很像孩子們平時在家裡玩積木,只不過比自己搭積木,要有更高的知識含量,有組織,有老師的指導。

因為本節課的目的,是通過動手拼組,讓學生對幾種平面圖形的特點,加深瞭解,讓學生深入探索,拓展思維。同樣的2個圖形,比如:三角形,可能拼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同學們爭著搶著,要展示自己拼組出的圖形,展示自己的獨特創意,課堂上氣氛熱烈。

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Part

2

課程改革轟轟烈烈地進行,我們的課堂,已經不是過去那樣,僅僅傳授知識,甚至是死記硬背、填鴨教學,而是要從三個維度關注學生,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

學會寫一個字,算一道題,可能只是知識的獲取,但是學會寫字的方法——怎樣觀察、怎樣注意間架結構,算一道題的方法——怎麼算的,為什麼這樣算,這就是方法。認識了圖形,還動手操作,探索圖形的規律,這就是過程,方法學會了,能夠正確運用了,就形成了能力。在學習的時候,積極參與,熱情洋溢,感受到學習的收穫,思考的魅力,語言文字之美、數學之美等等,這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

所以,作為老師,我們也總是關注所有學生的表現和表情。

講認識圖形,我們發現,正方形的腳印,不僅可能是正方體留下的,也有可能是長方體留下的,圓形的腳印,並不是球留下的,而可能是圓柱,也可能是圓錐留下的。有點兒顛覆了學生的想象,同學們都覺得“好奇妙啊”!

講圖形的拼組,同學們發現有的圖形,用2個相同的來拼組,居然能拼出好幾種圖形。有一次我們用2個同樣的鈍角三角形(當然,鈍角這個概念不是所學範圍,我也不提),除了拼長方形,還能拼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但是拼不出三角形。

可是我也發現,總有幾個同學,遊離於課堂。

你讓看黑板,他不看。

你讓打開書,他找不到。

你讓寫字,他半天才恍過神來。

你讓小組討論,他動都不動。

你讓動手操作,他還不感興趣。

有的同學不聽講,是因為他在想別的事,在偷偷地玩。但是有的同學不聽講,也許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班級裡熱鬧非凡,而他,只是路人甲。

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Part

3

學生淘,是天性,我們會想辦法引導。

學生懶,我們可以督促。

學生笨,我們可以多講幾遍。

學生混,我們可以不去介意。

唯獨讓我們發愁的,就是這樣的“路人”學生。

他們似乎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他們彷彿來上學的時候,只來了魂魄。

他們永遠在課堂上魂飛天外,下課了才回魂。

聽講不感興趣,寫字不感興趣,但是聽音頻、看視頻,也不感興趣。動手操作,發現探索,還是不感興趣。

多少次,我陪著音樂讀課文,自己投入得不行,轉頭一看,嗨,他那毫無表情的臉。

多少次,我使出渾身的勁兒,語言、肢體、教具、板書,能用的都用上了,累到要虛脫,一個回頭,看到的,還是那毫無表情的臉。

還有時候,開展的科技、藝術活動,老師給學生講科普知識,做科技製作,班主任同在教室,有時候家長課堂,班主任幫助管理。在這些有意思的課堂上,我仔細觀察學生的反應,那幾個人,還是毫無表情的臉。

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孩子啊,你究竟對什麼才感興趣呢?

孩子啊,你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孩子呢?

外面的世界那麼精彩,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難道你就不想,去看看那些你不瞭解的、你沒見過的精彩嗎?

小小年紀,就失去好奇心,將來的十幾年學習生涯,人生長路漫漫,你又會怎麼度過呢?

Part

4

學不會不可怕,寫不好不可怕,不想學也不可怕,最怕的就是懶得學,什麼都不覺得有趣,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吸引不了你。

“路人甲”的學生,才是老師最擔心的。

怎麼改變?

方法不是沒有,但是對不起,光靠學校和老師,恐怕很難。因為老師不能總是陪著他一個。只有家長可以。

陪他玩耍,陪他聊天,陪他生活,陪他學習。陪伴的過程中,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孩子的人情,用自己的好奇,喚醒孩子的好奇。

一起玩的時候,我會有意去觀察小螞蟻,然後一起看螞蟻搬家。

聊天的時候,我會有意說起一個奇怪的故事,調起孩子想聽下去的胃口。

生活的時候,和麵也能讓孩子看到麵粉變成麵糰,再變成饅頭、包子的過程。

學習的時候,我會把知識當成故事講,讓孩子發現其中的趣味。

……

這樣的教養方式,怎麼可能不培養出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對學習充滿興趣的孩子呢?

最怕就是,你整天沒有時間,不陪孩子,還嫌孩子不努力!

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學生中的路人甲,你見過嗎?笨、懶、淘、混,老師都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