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謊”變得越來越智能

“測謊”變得越來越智能

自20世紀初測謊技術發明以來,該技術已經走過很長一段路。現在研究人員除了開始重新考慮利用測謊儀的方式,他們還在嘗試使其變得更加數字化。

今天,測謊技術結合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化學分析、生物傳感器等技術,甚至無需觸及相關問題即可獲得測試者心之所想。

雖然測謊結果依然存在疑問,但這些新的技術使它更加可靠,而且精確度已經超越了人類。

本文將介紹數個利用最新技術的測謊儀成果。

1.用於邊境測試的AVATAR

美國國土安全部大約6年前資助了一項研究,名為Automated Virtual Agent for Truth Assessments in Real-Time,簡稱AVATAR(阿凡達)。

它主要用於評估入境者回答的真實性,並且可以處理公民身份、避難等移民問題的申請。

“測謊”變得越來越智能

AVATAR系統

該技術使用人工智能,傳感器和生物識別技術根據眼動、聲音、姿勢和麵部表情的變化來判定個人。

測試者直接面對屏幕,與其中的虛擬助理進行交談。

“AVATAR可以通過測量個人的肢體變化、面部特徵、聲音、眼球以及瞳孔擴張來評估可信度。”

“與可能會疲憊或分心的人類篩檢員不同,AVATAR可以保持始終如一的警惕,使人類篩檢員能夠專注於高風險旅行者,加快通關速度。”

AVATAR的成功率為60%到75%,聖地亞哥大學的一位AVATAR開發人員Aaron Elkins教授表示。

“相比之下,人類的準確率最多約為54%至60%,而且波動還比較大。”

目前,加拿大和歐盟也已開始對AVATAR進行測試。

2.利用大腦反應時間

另一種新的方式是,一群意大利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個人移動電腦鼠標的方式是否可以用於謊言檢測。

這項研究的基礎是:當人們說謊時,他們的反應更慢。因此,研究人員可以檢查基於反應時間的記憶。

“測謊”變得越來越智能

他們發表的論文指出:“使用鼠標錄製響應比使用鍵盤有更多優點。一般鍵盤按鈕僅允許記錄[反應時間],而鼠標測試則允許收集速度、加速度、軌跡等指標。”

研究人員將40名受試者分為兩組,並要求他們使用在線表格回答有關其身份的問題,例如姓名、出生日期和出生地點等。

他們告訴其中一組說實話,另一組利用研究人員提供的假信息說謊。

此外,他們還添加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佛羅倫薩是您出生地區的首府嗎?”

這些意料之外的問題預計將導致謊言群體在考慮他們的虛假身份時需要更長的時間作出回應。

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在身份測試中嵌入意想不到的問題,可以高精度地識別欺騙性受試者。說謊者很難迅速而毫無錯誤地回應意想不到的問題。”

它們的不確定性被鼠標動態捕捉,其運動軌跡與對照組軌跡明顯不同。

“測謊”變得越來越智能

說謊組與真話組的鼠標軌跡對比

3.利用眼睛

Converus公司開發的EyeDetect技術可以通過分析不自覺的眼睛行為(如瞳孔擴張和眨眼率)在30分鐘內檢測出欺騙行為。

“測謊”變得越來越智能

這項技術曾用於來自加州的國會政治候選人的測謊測試。

測試問題包括關於非法使用競選資金,賄賂,以及與恐怖組織有關的疑問。最後,這些響應和測量結果被上傳到雲服務器,算法會自動確定測試者是否說謊。

“與測謊儀不同,在EyeDetect測試過程中,沒有電纜或傳感器連接到受檢者身上。測試完全自動化,結果由計算機算法確定,EyeDetect的測試管理員也不能操縱測試結果或顯示偏差。”

(真是如此嗎?)

未來,測謊技術會朝便捷、非接觸和智能化的方向繼續發展。

說不定某一天就會出來一款APP,直接在手機上使用。這樣當你和男/女朋友視頻聊天時,邊上就有個小窗口,實時判定對方是否說謊,是不是很方(kong)便(bu)?

“親愛的,今天做的菜好吃嗎?”

“好吃好吃。”

“來來,對著鏡頭再說一遍。”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