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進來,房價、房租漲上去,被割韭菜的“第101種”方式?

近日,西安當地媒體報道了“‘戶籍·人才新政’調查之二”,這篇調查報道主要涉及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有媒體人、銀行職員、研究生及海歸等,調查對象中,82%的人在租房,超八成的職場新人三分之一的月薪貢獻給了房租。

從2017年持續至今的全國各大城市的人才爭奪戰,一直轟轟烈烈。同時,伴隨著這波熱潮的還有不斷上漲的房價和越來越難獲得的買房機會,以及上漲的房租。

畢業季的到來,熱點一二線城市的租房市場看漲。租賃市場火熱大背景下,是否值得投資房子?租售同權,租房也能獲得好資源?

人才引進來,房價、房租漲上去,被割韭菜的“第101種”方式?

01

租賃市場,是一塊大蛋糕,但跟買房人關係不大?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其中,居住類租賃房房租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4%。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發佈數據顯示,5月份,西安租賃房房租價格環比上漲2.5%。

人才引進來,房價、房租漲上去,被割韭菜的“第101種”方式?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這跟大家的實際感受可能有不小差距,畢竟這樣一個數據太粗略,難以反映不同城市、地段的差異性。

但只要有人流就有錢流,這卻是市場規律。在全國的人才爭奪戰中,收穫頗豐的武漢和成都,槓桿遊戲就統計了官方發佈的數據,發現2017年武漢市土地出讓金為1409.71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為100.48%;成都2017年的土地出讓收入也破千億,增速為177.8%。

地價不菲,房價企高,房租自然是水漲船高。此前大會提出租售並舉,有政策導向,同時市場看好租賃市場的前景,讓品牌運營商扎推進入這個市場。

比如,上海易居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未來10年全國城鎮租賃市場規模測算》顯示,到2027年全國城鎮約有2.1億人是通過租房來解決居住問題的。而全國城鎮租賃房源總面積將達到66.2億平方米,相比2017年增長60%。

同時,東方證券在2017年對房地產租賃市場的一份報告中預測:至2030年我國租房數量將達2.7億人,而整個房地產租賃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2萬億元

有媒體估算,目前已有約1000家品牌運營商進入租賃市場,其中包括房企、中介、酒店等。相信大家對萬科10年租金180萬的新聞還記憶猶新。

人才引進來,房價、房租漲上去,被割韭菜的“第101種”方式?

但悖論的是,一方面是房租的上漲;另一方面因為房價上漲太猛,租房收益率卻在降低。根據易居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的租金收益率從2%緩步下降至1.5%。

蜜姐在之前的文章中估算過,想靠房租拿回買房的本金短則需要25年左右,長則需要40年左右(這還是排除北上廣深房價高到宇宙的一線城市的估算結果),這還不算房子的折舊費用、裝修的費用等。看似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但如果小散們期待當“包租婆”致富,恐怕只能是被直接拿到買房現金的房企收割。

人才引進來,房價、房租漲上去,被割韭菜的“第101種”方式?

02

租售同權,能租來好資源?

面對高房價,各大城市也不敢放任不管,一則上頭看得緊,二則搶來的人才買不起房總得想辦法讓人租得起房才能留得下來吧。

於是北京、深圳、成都、鄭州等地陸續加推公租房、人才房等。同時,為了解決附加在房子上的教育、醫療等資源,一些城市開始落實租售同權的政策。

乍一聽,“租售同權”簡直是租房人的福音,此前高價買學區房人的夢魘。

但只要細想,租售同權並不能解決資源的稀缺性,好的教育資源是否因為租售同權,就能讓更多人享有,這看起來依舊很難,但學區內的房租上漲倒是非常明顯。

遺憾的是,原來在這裡的租客,他們的收入卻不太可能一下子明顯提高,支付得起上漲的房租,很有可能不得不面臨搬家,別說上名校,住哪兒都可能成問題。

人才引進來,房價、房租漲上去,被割韭菜的“第101種”方式?

學區房也並不會因為租售同權而沒有價值,整個學區類的房租都在上漲,房價還會往下跌嗎?只是多校區劃片、電腦派位等新招,“搖號”上學讓原來鐵定上名校的期待,和為此支付的大量現金都打了水漂。

這樣的“被收割”對買房者和租房者來說,誰都沒有成為贏家……

如今才買房,或者不買房的人都很掙扎。最近,我國著名的房價預測者任總又開炮了:“所有想占房價跌的便宜的購房者,都沒有得逞!”

剛需族們,再掙扎,還是得努力去了解所在城市的購房政策、購房信息,儘可能在預算範圍內搞定房子。不然呢,租房被收割,等以後房價漲上去,再被收割一次嗎?大家都不傻,能少被收割點,排隊幾公里買房是可以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