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高考填志願別被“內部數據”誤導

高考過後,考生和家長又圍繞著志願填報忙碌起來。面對那麼多學校和專業,如何選擇讓很多考生和家長犯了難,這也讓幫助考生填報志願的輔導市場漸漸火了起來,“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專家一對一諮詢”等填報服務五花八門,要價數千元到數萬元。

考生和家長越來越重視高考志願填報,這是好事,而一些社會機構針對考生和家長的需求,推出志願填報服務,這也算滿足市場需求。但是,由於准入門檻低,高考志願諮詢服務也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有的甚至存在虛假宣傳情況,誤導家長。這需要家長理性選擇。與此同時,高中學校也要重視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指導,紓解家長和學生的困惑。

由於高考填報志願和高校錄取,具有信息不對稱的特點,考生填報志願時,並不知道其他考生的志願填報走向,也不知道高校今年的錄取分數——今年的錄取分數要在高考投檔、錄取結束後才知道,由高校招生計劃和學生填報志願的情況決定。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只能綜合往年信息,結合今年招生計劃進行填報。針對這一情況,機構可為考生、家長提供大數據處理服務,即對往年數據進行處理,減少考生、家長選擇學校、專業的工作量,如果機構使用的數據是真實的,且分析處理數據符合高考錄取規則,那對考生和家長填報高考志願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但有一些機構,卻對數據來源誇大宣傳,甚至對考生和家長進行虛假承諾。比如,有的機構宣傳有獨家“內部數據”。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所有用於考生填志願的數據,各地教育考試招生部門都必須公開,沒有什麼內部數據。還有的機構宣稱可以準確預測所有高校的錄取分數,這也是不可能的。

這些機構之所以這樣宣傳、承諾,是利用家長的焦慮情緒,以及對高考錄取規則的不瞭解。因為只要家長了解高考錄取的規則、流程,就不會輕信機構的承諾。包括選擇一對一諮詢也是如此,有的家長就把志願填報交給專家,但專家角度的志願選擇並不一定適合學生,同樣,家長志願也並不一定是適合學生的志願,填報志願可請專家諮詢,家長也可發表意見,但最終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

治理高考志願填報市場存在的亂象,一方面需要教育考試招生部門和高校嚴格落實關於信息公開的規定要求,及時公開所有招生錄取信息。高校的錄取信息,在高考錄取結束時就應該公佈,可有的高校專業錄取數據直到來年快填報志願時才公佈,這就會增加家長的信息焦慮,也給了一些機構用信息賣錢的商機。

另一方面,高中學校要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生涯規劃教育是學校應該給學生進行的重要教育。但不少高中學校,只關心學生的高考成績,並不重視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指導。當學生不能在學校內獲得指導時,就會尋求校外機構的指導。由於缺乏對基本政策的瞭解,也不懂該如何進行升學規劃,家長就會被一些錯誤的信息誤導。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學生在高中學習期間,就要結合高考升學目標選擇學科,同時,高中實行選課走班,也要求學生有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規劃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必須重視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教育部也已經要求高中學校必須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關鍵在於要切實落實。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小貼士

2018年高考已經結束,但是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並未感到放鬆,因為高考過後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等待成績公佈填報志願。正如許多經歷過高考的“過來人”的體會,志願報得好,也相當於變相為高考加分,然而面對眾多的學校和專業,如何選擇讓很多考生和家長犯了難,正是捕捉到其中存在的巨大商機,網上的一些報志願“神器”也火了起來。

1.“過來人”吐槽專業

一些大學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也許不會選擇自己現在的專業。大學生小李學的專業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小李坦言,當初報考時並不是很瞭解,“上了學才知道,這個專業就業面比較窄,今後的就業方向可能要去一些食品廠工作,在中小城市找到對口的工作很難,在大一點的城市食品廠也都是離市區比較遠,我瞭解到很多學姐學長畢業後都轉行做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小李表示畢業後他也許也會轉行。

也有人表示當初自己的專業是父母給選的,根本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小王家裡的親戚好多都是從事財務工作的,家人覺得這一行越老越吃香,父母也給小王報了財務相關的專業,但是這個專業小王並不喜歡,也覺得自己的性格並不是一個能坐得住的人,越來越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個工作,但是自己又不能重新選擇專業,所以就希望趕快熬到畢業。

2.“天價”填志願“神器”

對於填報高考志願,有人稱其為“七分成績定,三分志願拼”。足見志願填報的好也相當於為高考加分,因此家長和考生對填報志願相當的重視,這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各種各樣的高考志願諮詢服務應運而生,“大數據幫你填報上好大學”之類的廣告比比皆是,有的一對一諮詢價格甚至開出低則數千、高則上萬元的“天價”。

在某購物網站搜索“高考志願填報”關鍵詞,出現的搜索結果多達96頁,其中有填報志願的書籍,也有填報志願卡,以及專家一對一諮詢等服務。在一些知名網站,也可以看到很多推銷填報志願“神器”的廣告。

內容:光明日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