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pp,你是來超融合市場“收官”的嗎?

真是應了那句話——千呼萬喚始出來,4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數據·成就領導者——2018 NetApp中國創新論壇”上,“企業級”超融合解決方案NetApp HCI終於露出了崢嶸。


NetApp雲基礎架構事業部副總裁Tim Pitcher表示,與面向單個應用的第一代超融合產品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邊緣或遠程分支機機構,凸顯計算能力不同,NetApp HCI針對典型的企業級應用場景,在混合型負載且追求高可用性、高服務水平的應用環境中游刃有餘。它憑藉強大的軟件和智能化功能,可以支持大規模應用更快地部署,承載數據中心核心業務,有效解決數據中心的數據管理問題。總之一句話,NetApp HCI是一個真正的企業級超融合解決方案。

時機剛剛好

大約從2015年開始,中國的超融合市場持續升溫。除了以NUTANIX、VMware等為代表的國際巨頭將超融合引入中國以外,中國本土的超融合廠商也快速崛起。超融合市場欣欣向榮,這是NetApp進入該市場的一個重要背景因素。

NetApp,你是來超融合市場“收官”的嗎?

從時間上看,相較競爭友商,NetApp HCI推出確實稍晚,但Tim Pitcher並不認為NetApp HCI錯過了發展的最佳時機。談到時機問題,他先舉了NetApp閃存的例子。當初,NetApp推出全閃存解決方案時,外界也說時間晚了,但現在的事實是,NetApp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全閃存陣列供應商,而且躋身Gartner固態陣列魔力象限領導者象限。NetApp HCI推出正好在NetApp從存儲廠商轉型為數據管理廠商之後,NetApp看待超融合的角度、思考的廣度與深度皆不同。用戶普遍的心理是,使用更簡單的技術,更快地推出新的應用和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數據管理是最大的挑戰,而這正是NetApp的長處。

26年所積累的數據管理經驗、來自SolidFire的全閃分佈式存儲技術,再加上Data Fabric的架構,使得NetApp HCI完全滿足大型企業級用戶對QoS的需求,具有可預測的性能、更穩定的運行表現。“企業用戶最初為什麼對雲望而卻步?安全並不是頭號問題,用戶更擔心的是上雲後不能保證QoS。”Tim Pitcher解釋說,NetApp HCI在本地數據中心或雲中都可以部署,既支持現有的數據中心,也能支持下一代數據中心,並且解決了企業用戶最關心的數據管理問題。這才是NetApp HCI與同類產品相比最大的差異化所在。

在企業級IT基礎架構中,超融合正逐漸成為主流。IDC預測,到2021年,全球超融合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超融合將稱雄數據中心核心業務,而不是像今天多用於邊緣應用。NetApp正是看中了這一商機。

“企業級”意味著什麼?

IDC的報告顯示,在認證參考系統與集成基礎設施系統市場上,NetApp/思科在銷售份額上穩居第二,但是在超融合市場上,NetApp則要從頭開始。NetApp HCI的推出讓NetApp在超融合方面完成了從0到1的飛躍,接下來的超融合擴張之路是否也會一帆風順呢?

NetApp,你是來超融合市場“收官”的嗎?

“企業級”就是NetApp HCI的殺手鐧。“據我們對客戶的瞭解,入門級產品並不是銷售量最大的,企業級客戶更傾向於選擇中高端的配置。”Tim Pitcher表示,“讓我們備感欣慰的是,我們準確把握了用戶對超融合的需求,我們的產品設計與用戶的使用方式是一致的。”

NetApp HCI的主要優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NetApp HCI可以幫助客戶擺脫第一代超融合架構的束縛,在敏睿、可擴展且易於管理的最小6節點配置組件中實現對計算、存儲和網絡的支持,並提供有保證的性能、自動化,以及成熟的集成效率、複製、數據保護和高可用性服務;NetApp HCI基於NetApp SolidFire全閃分佈式塊存儲技術打造,支持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和服務提供商輕鬆整合所有工作負載,並以不會造成資源孤立的方式擴展,滿足下一代應用程序的性能需求;客戶可以將NetApp HCI部署在從數據中心邊緣到核心的任意位置,僅需不到30分鐘便可啟動並運行,能夠有效消除90%與性能有關的傳統問題,並支持通過VMware vCenter直觀的用戶界面對整個基礎架構進行全面控制;NetApp HCI可與Commvault、Intel、MongoDB Enterprise、Veeam和VMware等合作伙伴的方案相集成。

“現有的超融合產品擴展規模有限,缺少QoS保證,在面對複雜、大量的企業級應用時,會讓運維人員疲於奔命。”NetApp雲基礎架構事業部高級總監Martin Cooper表示,NetApp HCI的一個獨特優勢是,存儲與計算節點可以各自獨立擴展。NetApp HCI由不同的大、中、小型的計算節點和存儲節點組合而成,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按需選擇最高性價比的配置,比如為VDI這樣的計算密集型應用配置高規格的計算節點,而對於數據庫這類的應用,則可配置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儲節點。另外,NetApp HCI還可像NetApp的其他產品一樣,在Data Fabric框架下,輕鬆地將數據移至雲中。

除了企業級產品應具有的QoS以外,同步複製、異步複製、去重、壓縮、自動精簡配置、系統自愈等企業級功能NetApp HCI也是一應俱全,而且部署和使用更簡單。Tim Pitcher談到NetApp HCI的特色時表示,除了設計靈活、操作簡單,NetApp HCI還具有可預測的性能。所謂可預測的性能,是指面對不同的工作負載,NetApp HCI都可以提供性能上的保障,這也是QoS的一種體現。

現在有一種說法,超融合已經進入了純軟件交付的時代。Tim Pitcher贊同軟件定義是一種趨勢,但是純軟件的方式只能滿足某些類型負載的需求,而沒有哪一個企業級的軟件系統可以適用於所有硬件平臺,企業級系統還是要通盤設計,考慮到高可用性、併發性等,所以應該是軟件與硬件的全面優化。但是也有一種誤區要避免,有人認為只要採用了一體機的方式就能持續保證部署和操作的簡單化,以及成本優化。市場上有一些超融合一體機雖然起步很簡單、價格低,但其實這是個“陷阱”,因為隨著企業級應用負載越來越複雜,數據量增加到PB級,這些產品並不能保證一如繼往的簡單。而這正是NetApp HCI要突破的瓶頸。

Martin Cooper強調說,NetApp HCI是幫助客戶過渡到下一代數據中心的橋樑,主要面向企業雲、Web基礎架構和工作負載整合,性能可以橫向擴展,即使應用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仍能保證系統擴展的簡捷。

超融合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適用於所有應用環境的,融合架構與超融合都有各自擅長的典型應用場景,比如擁有成百上千虛擬機的環境,就非常適合採用超融合。

雖然當前大多數用戶選擇的還是混合型的陣列,但是NetApp HCI只提供全閃存的配置。Martin Cooper也承認,在數據中心邊緣應用中採用全閃存的超融合一體機確實貴了些,但是全閃存配置是大勢所趨,全閃存的時代已經到來。只有全閃存才能讓超融合具有可預測的性能,以及應用整合與管理上的保障。採用硬盤的入門級超融合產品看似可以節省一些成本,但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捉襟見肘。

創新戰略的延續

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運營、管理和決策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企業需要採用全新的方式來駕馭當下爆炸式增長的數據。在數據管理方面,這些挑戰主要體現為三大IT需求,而NetApp正是圍繞這三方面需求提出了三大數據創新戰略:以雲激勵創新,保證客戶在任何多雲環境中享受最多選擇、最多合作伙伴支持和最大自由度,實現數據網絡結構;以雲加速新服務,發展企業級超融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享受業內有保障的服務質量,實現可預測的性能;以雲互聯閃存實現IT架構現代化,為客戶提供性能最高、雲連接支持最廣泛的強大的全閃存陣列。

NetApp,你是來超融合市場“收官”的嗎?

在2018 NetApp中國創新論壇上,NetApp推出了專為中國市場優化的混合雲數據備份解決方案NetApp Cloud Backup,以及企業級超融合解決方案NetApp HCI,將混合雲、下一代數據中心、現代化數據管理這三大創新戰略繼續推向深入。NetApp HCI作為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基礎支撐,將肩負起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任,同時也是NetApp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