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犯困要捱打,一太監說:主子其實不難伺候,而是在鞋裡放此物

文|溯說歷史

夜班犯困要捱打,一太監說:主子其實不難伺候,而是在鞋裡放此物

孫耀庭,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在他晚年的時候,通過自己的見聞寫成了一本自傳,名字叫做《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孫耀庭出生在天津的一個農民家庭,家裡很窮。他的父親為了讓他上學,給孫耀庭的老師種地,他的母親則為其做飯,這才使孫耀庭有四年的書可讀。但四年過後便又沒書可讀了,而他的父母也因此失業了。

夜班犯困要捱打,一太監說:主子其實不難伺候,而是在鞋裡放此物

為了給這個瀕臨滅亡的家庭找條出路,他的父母想把他送進宮當太監。但天有不測風雲,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使得中國所有的太監們都失了業。孫家一家人都覺得這個家庭要完蛋了,他們都要餓死在街頭了。但老天爺有再一次愚弄了世人,清朝的末代皇帝不顧世人的強烈反對,重新招聘太監等僕人。於是孫家人便找人託關係把孫耀庭送進宮去當太監。這一年,孫耀庭只有十五歲。

夜班犯困要捱打,一太監說:主子其實不難伺候,而是在鞋裡放此物

大家都知道要想成為太監,需要先進行淨身,這可是對一個男人最大的可恥。據說,孫耀庭淨身過後,整整昏迷了兩天之久。不過雖然吃了這麼多的苦,總算如了自己的心願,成功進宮當了太監。但太監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他在當太監的過程中,捱了不少罵和打。孫耀庭先是服侍了載濤,然後又相繼服侍了端康皇太妃、皇后婉容。孫耀庭在退休不當太監後,居住在一個叫做萬壽興隆寺的地方,這個地方是清朝專門給退休太監居住的。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孫耀庭轉而居住在一個叫做廣化寺的地方,並在這個地方一直居住到死去。

夜班犯困要捱打,一太監說:主子其實不難伺候,而是在鞋裡放此物

據孫耀庭的自傳記載,在他當太監的時候,經常因為犯困而被打罵,而他發現其他的太監跟他值一樣的班,卻不會犯困。他為此很困惑,想要知道其中的緣由,但是別人都不告訴他,一次在給師父洗鞋子的時候,突然發現鞋子裡有一東西,拿起來很扎手,這時他才得知了為何別人晚上值班都不犯困的這個秘密。

夜班犯困要捱打,一太監說:主子其實不難伺候,而是在鞋裡放此物

該秘密為在鞋子裡下放一顆叫做蒼耳的東西,蒼耳這種東西的表面是長滿刺的,如果你在值班的時候犯困的話就會踩到這可長滿刺的蒼耳,這時你就不會在犯困了。孫耀庭瞭解了其中的緣由後,便將其分享給其他太監,許多新進宮的太監也跟孫耀庭剛來的時候一樣,容易犯困。這些新太監在得到了孫耀庭主動風想的秘密後,在值班時也不再犯困了,因此,孫耀庭結交了不少朋友。一九二九年,直係軍閥和奉系軍閥之間發生了戰爭,清朝末代皇帝因此被逐出皇宮,而孫耀庭也隨著失了業。至此之後,孫耀庭就再也沒當過太監。

夜班犯困要捱打,一太監說:主子其實不難伺候,而是在鞋裡放此物

後來,有一個姓張的香港導演拍了一部關於他的一生的電影,在張導演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寫過有關孫耀庭的書籍、影視作品等,但這大多都是通過自己的想象而進行創作的,缺乏真實性。因此,這個張導演也覺得這部電影不夠真實,前來向孫耀庭請教,孫耀庭如實的指出了其中的幾處錯誤,後來這部電影因其真實性較高而大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