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工作機制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近日,湖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一件標誌性事件——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上鄭重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動員全省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奮力開創新時代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相比以往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這次大會的內容更豐富,全面明確了未來三年湖南生態環境保護要完成的硬任務、達到的硬指標、落實的硬舉措;會議規格也更高,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等20多位省領導悉數參加;會議的時間節點也精妙,繼6月5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8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長沙召開後,不到一個星期,湖南就立馬行動起來了。

從先行先試的長株潭“國家兩型實驗區”到湘江流域保護與治理的“一號重點工程”,從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到“藍天保衛戰”“淨土保衛戰”,從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湖南的生態文明建設一直在強力推進、漸入佳境。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湖南多年來在環境保護方面形成的良好工作生態。

坐擁“一湖四水”的湖南,生態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屏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的綠色發展給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守護好一江碧水”。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綠色發展,在全省上下凝聚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廣泛共識。

良好的自然稟賦、廣泛的思想共識,為建設美麗中國的美麗湖南畫卷奠定了良好基礎,推動著生態湖南建設行穩致遠。2016年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鮮明提出:“推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實現從綠色大省向生態強省轉變。”這一目標設定以及系列制度設計,契合時勢、順應民意,充分凸顯了湖南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對於生態建設的高度自覺和崇高追求。

在“生態強省”這一目標願景強有力的引領下,湖南的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出新招、開新局、結新果。制訂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先後爭取到國家公園等多項“國字號”改革試點、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10大體制機制創新、出臺20多部地方法規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為深入、有序推進生態湖南建設構建了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

可以說,從既觸及利益又觸及靈魂的發展觀政績觀的轉變,到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理念的大力普及,以及系統完備、科學規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形成,湖南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構建了一套良好的工作生態。依託這套生態化的工作機制,湖南的生態文明建設必將迎來更加美麗壯闊的前景。

文/張林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