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歷史文化街區已認定35處 濟南3處上榜

  近日,山東省住建廳召開了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優秀)建築保護工作座談會,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優秀建築是城市發展演變歷程中留存下來的重要歷史載體,承載著深遠的歷史文脈。那麼,山東的家底有多厚?這些歷史文化遺蹟又是怎樣認定的?

山東歷史文化街區已認定35處 濟南3處上榜

濟南3處歷史文化街區上榜

熱鬧的芙蓉街,幽靜的百花洲,充滿了文藝調調的後宰門街;山大西校區裡百年辦公樓、宿舍樓,還有幾座充滿了歐式風情的別墅住宅;中西混搭的將軍廟街道,既有巴洛克式風格的天主教堂,又有中國特色的城隍廟、將軍廟、慈雲觀。

山東歷史文化街區已認定35處 濟南3處上榜

這是濟南最具穿越感的幾個街道,也是濟南的3處歷史文化街區。

山東歷史文化街區已認定35處 濟南3處上榜

山東歷史文化街區已認定35處 濟南3處上榜

  到目前為止,已經公佈了的歷史文化街區全省共有35處,濟南有3處,青島有4處,淄博1處,棗莊2處,煙臺8處,濰坊7處,濟寧3處,泰安1處,威海2處,聊城3處,濱州1處。大家耳熟能詳的臺兒莊古城、周村古商城、八大關、魚山都是歷史文化街區。

  那歷史文化街區究竟是怎麼樣認定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指由政府核定公佈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能夠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並有一定規模的區域。

  山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共35處,省級歷史(優秀)建築共372處,青島市級182處,煙臺市級27處。5月底,濟南市也公佈了首批歷史建築名單,共有24處。

  2016年,住建廳在全省範圍內展開了普查,摸清山東的歷史文化遺存。截至目前,共普查歷史文化街區潛在對象36處,歷史(優秀)建築潛在對象1136處,而具體的認定工作各市正在進行中,一經認定由各市進行公佈。

活化利用

建築不再死氣沉沉

相較於文物強調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優秀)建築有很大不同,在保護好的前提下,則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活化利用,使這些帶有年代感的建築不再死氣沉沉。

據瞭解,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優秀)建築,在保護與利用上相互促進。比如說,青島市積極開展工業遺產改造,把登州路青啤老廠20世紀初的老建築改建成啤酒博物館;淄博市對周村大街古建築修繕復原,重現明清時期北方“旱碼頭”景象,成為諸多影視劇的拍攝取景基地。

雖然“活化”是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一部分,但是保護卻是第一位的。到目前為止,35個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已經經過了省裡的第一輪評審,各市正在按照一輪評審的意見進行修改。而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也都已經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