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南大寨村位于章丘市文祖镇南部山区,距离章丘市政府驻地-明水20公里,总人口2935人,村内最高峰-桠巴山(朱家寨)海拔705米,境内有摇铳山、烟火台、围子(保安山)等等,这些山名的由来都是因为村南的齐长城。齐长城锦阳关在村南,建于齐桓公时期,距今2600多年。锦阳关北2公里处重兵驻扎,安营扎寨,所以叫大寨。----------《大寨村志》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到底是叫大寨还是南大寨,很多人一头雾水。《章丘地名志》记录,上世纪八十年代,章丘行政区划调整,南北两个大寨都成立了乡,而且都是重要村落,为了防止混淆,便把文祖公社大寨乡改为南大寨,而吕家寨公社大寨乡改为北大寨(现在的黄河镇大寨村)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现在称之为“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办事处大寨村”更为准确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大寨村七圣堂原来是观音庙,和玄帝阁一起一西一东立于村中心长泰桥北侧,据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的一块碑文记载,明初观音堂、玄帝阁就早已建立并修葺过,可见其始建年代应该早于明初。到了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在观音庙旧址上修成了七圣堂,不过村人至今将其称作“庙”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碑文:民国二十四年七月一日晨,山洪涨发,冲没此石。并冲房舍千余间.....

凤凰涅槃,而今的大寨村,再也不怕水患。村内整修河道十余里,砌护坡,修河坝,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大寨禁赌碑在文祖镇大寨村内,碑螭首龟蚨,高2.2米,宽约0.83米,厚0.12米,全文共298字,阴刻,宋体字。立于1883年,记叙了光绪年间村民因赌博致倾家荡产,政府为此公立规约,刻石立碑,以示警戒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禁赌告示碑》记载曰:钦加同知御蒙阴县调署济南府章丘县正堂加七级记录十次乔为出示晓谕严禁,以安良民而端风化事。据明四里大寨庄民等呈称:切身等庄业习耕织,风尚俭朴,由来已久。惟恐奢华之辈不事农业,设局赌博,此风一开,无弊不出,洵为可恨。身等公立条规,凡在庄中无论老幼、贫富,不惟不准设局会赌,即掷骰、斗牌、些屑小博,凡称为赌钱之事,皆列禁止条内,一概不准。倘有故犯,定行送官究治,叩恳仁台恩准。出示勒石,以垂久远,均感无极。等情到县,据此除呈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该庄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尔等务勤厥职,安分守业,徜有无耻之辈仍蹈前辙,局赌妄为,一经查出或被告发,定行按律究办。本县言出法随,决不宽宥,万勿视为具文,自罹法网,各宜凛遵毋违。特示。告示章丘,县卯。右仰知悉遵。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十四日示是贴大寨庄。

与禁赌碑相连的还有多块碑刻,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以禁赌碑最为显眼,均已心地向善和记载先人功德为主,令后生钦佩敬仰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在碑的背面是《戒赌十条》:一坏心术,二丧品行,三伤性命,四玷祖宗,五失家教,六荡家产,七生事变,八离骨肉,九犯国法,十遭天谴。庞德公诗曰:“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门中莫去亲。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贵作饥贫。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七圣堂院子门口,两棵高约七米的翠柏分立左右,据说这是一百多年前村中一个姓张的人从泰山上带来的两棵小树苗。小树苗如今早已苍郁挺拔,其勃勃生机,仿佛这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即使尚未吸引来多少外人的目光,却自有其虽历经沧桑却云淡风轻的雍容气度。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老村被一条大沟分为南北两部分,桥北称为北街,桥南称为南街。这个季节正是旱季,小河里没有水。沟上有一座古桥,名曰长泰桥。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长泰桥拱型三孔,中间一空梢大,两侧拱洞较小,全桥石结构。两个桥墩迎水一面呈三角型,以便减少河水对桥墩的冲击。中间拱洞的拱顶处刻有一镇水兽,文革期间被砸毁,这也是该桥上唯一的装饰之处。桥北的石碑上清晰的记载了长泰桥重修的情况。从明万历年开始,乾隆年,道光年均对此桥进行过维护修理。看来长泰桥的历史还是颇久远的,至少是明万历以前的建筑了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南大寨村是交通要地,古来战事、匪患多多。清同治六年,捻军曾从今莱芜鲁地攻破齐长城后迂回占领此处,在村北的黑峪口与清军发生激战。民国时期,土匪刘桂堂多次来此绑票抢钱抢粮。1939年,日寇占领该村烧杀掠抢,扒掉了锦阳关和城墙,修起了碉堡,使这个古来的繁华之地毁于一旦。1947年农历二月二,解放军十纵某部以迅雷之势歼灭了该村的国民党守军,占领了周围大小山头,阻击了国民党的增援部队,保证了莱芜战役的胜利,老百姓叫做“二月二打围子”。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围子,是大寨村原住民生活的地方,至今有先人生活过的遗迹。在解放战争期间,围子在军用地图上曾经被冠以“马鞍山“标注。大寨村书记孙继昌同志以及《大寨村志》主编张福成老先生和其他同志引经据典,请教专家,查阅资料,终于恢复其原来名称“保安山”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保安山海拔399米,在村西南,它与烟墩是村内河道与蛤喇沟河道夹拱下的独立小山。是锦阳关的望远镜,能及时发现敌情。在锦阳关正北方向,直线距离2公里。如今,村里争取资金,对保安山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恢复了瞭望台,取水点,下一步要对已经发现的其他古迹进行修复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此处即是“大寨”名字的源头。在信息传递上作用巨大,向南直接观测到锦阳关正门及左右的动向,这是烟火台、摇铳山、火燃台、烟墩不能做到的,它能把锦阳关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南面的摇铳山、烟火台、火燃台、南岭子、石子口围子。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在原来的遗迹上,恢复重修的瞭望台。站在上面,南望锦阳关,北看分水岭,一览无余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去往火燃台、烟火台、摇铳山的生产路,像这样的道路大寨村修了数十条,成放射状。东南到城墙(齐长城东便门,和莱芜市钢城区鲁地村接壤),西南到酸枣峪老沟,翻山便是石子口村,村西和西北和章丘南部致富路——三赵路相连..........,四通八达,村民开着小车到地头。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南大寨村曾有“七十二店”之说,沿街布满大车店、客栈、货栈、作坊、酒肆等,还有数十家钱庄。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南大寨立集,有“青野村”、“黑峪村”等十家钱庄捐款;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镇武阁,碑文载“双和堂”、“春荣堂”等11家钱庄捐款;民国十四年(1925)修西坡道,碑文载“福德厚”、“恒昌号”等9家钱庄捐款。也正是这数十家钱庄的融资放款,才保持了这个历史古村的经济繁荣昌盛。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南大寨村重修长泰桥碑文载:章邑大寨庄者,道贯南北两京,路达远近十省,周围商贾接踵而至,车马蚁行而来……”以此可见那车水马龙的曾经繁荣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大寨小学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大寨村商业街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整洁干净的居民小区——锦阳社区金湾小区和幼儿园。富饶美丽的大寨村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勤劳的大寨村民和一支强有力的村委领导班子。

遍地古迹的济南章丘文祖大寨村,观音庙、戒赌碑、齐长城锦阳关

济南章丘版图上有南、北两个大寨村。北大寨位于黄河南岸,古来是章丘北疆的战略要地;南大寨属于文祖街道辖区,离齐长城“锦阳关”两公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南疆。锦阳关的位置两面是山,中间平坦,犹如“凹”字形状,锦阳关就像闸门卡在了缺口之处。齐国为了严守这个重要关口,在现在南大寨村的位置上扎下一座兵营,被称为“大寨”。——孙廷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