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外婆”改成“姥姥”有必要嗎?也說普通話和方言

日前,上海將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打碗碗花》中的“外婆”改成“姥姥”,理由是外婆是方言,姥姥才是普通話,從而引起熱議,作為一名老教師,個人認為,沒有修改的必要,排除作者原創的版權問題不說,就語言文字來說,也完全可以不改的。


把“外婆”改成“姥姥”有必要吗?也说普通话和方言
我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幅員遼闊,方言眾多,語言豐富,且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就拿“外婆”為例,早已為全國人民所熟知和接受,只要讓小學生知道外婆就是姥姥即可,只是地方不同,稱謂不同不已。
把“外婆”改成“姥姥”有必要嗎?也說普通話和方言
由於方言的傳統性,習慣性,已世代傳承,既客觀存在,又約定俗成,是地方的特色,還是地方的精神,她讓普通話更加豐富,又促進了語言的發展,更具時代活力,所以,應該得到尊重和應用,況且,普通話也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之上,不斷創新發展起來的,沒有生命力的方言,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自然淘汰,而被普遍應用的方言,就應該予以保留。
把“外婆”改成“姥姥”有必要嗎?也說普通話和方言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