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早期高等教育

(1)古希臘

西方的教育思想發端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時期,大約完成於公元前五世紀。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豐富的教育思想,這些教育思想跨越了國家的界限,對整個西方教育思想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總體來看,古希臘教育思想的發展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公元前六世紀——公元前五世紀是發生階段,這一階段中以塞諾芬尼和畢達哥拉斯為代表;公元前五世紀初——公元前四世紀是初步繁榮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包括蘇格拉底、德謨克利特;公元前四世紀初——公元前四世紀後期是體系化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是亞里士多德好柏拉圖;公元前四世紀——公元前三世紀是傳播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昆體良和西塞羅。在這一階段,知識觀處於一個不斷髮展、變化的過程,對於知識的來源與途徑,知識的主體與客體,知識的本質與形態等課題,柏拉圖等古希臘先賢也同樣處於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總的來看,古希臘的知識觀是一種對知識本質的“確定性”進行邏輯證明的理念,追求的是科學視角下的“真”。這種思想下體現出的是辯證法思維特徵,表現出的是對知識的“確證”,具有明顯的超越性。古希臘視角下的“知識”是已經作為事實而存在於世界上,等待著個體的發現。

西方早期高等教育

(2)中世紀大學

大學是中世紀歐洲貢獻給全世界的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作為集體探究高深學問的場所,大學最早出現在西方。在大學出現之前,探究高深學問大都依靠個人的努力,而知識的傳承則體現在老師與弟子之間的交流之上,如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之間密切的關係。

大學之所以會首先出現在12世紀的歐洲,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在中世紀初期,歐洲文化經過了長時間的孕育,為大學的出現奠定了基本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在11世紀之後,歐洲在經濟、政治等方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並導致了對文化的渴求。11世紀,歐洲經濟呈現出極快的發展速度,以意大利北部為代表的沿海地區的對外貿易十分活躍,一部分城市漸漸獲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甚至成立了城市共和國,市民階層也逐漸形成,所以,對於經濟、貿易相關的法律及城市治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開始大量增加。從外部條件來看,當時,阿拉伯人在天文學、醫學和數學等領域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他們還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典籍。這些優秀的文化成果經過西西里島和西班牙等地傳入歐洲,使歐洲特別是西歐獲得了文化上的給養。這也為大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12世紀中期,城市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修道院學校和主教座堂學校大量湧現,在其中學習的學生人數也快速增長。這類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自發性地形成新型學習團體,並最終達到頂峰,形成了大學。可見,大學的誕生並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建設而成,而是通過一些傑出的學者及渴求知識的學生的共同推動而形成的。

西方早期高等教育

雖然,在歷史記載之中,中世紀往往是荒蠻、愚昧的時代,被描述成為人的個性被神所束縛的年代,不過,卻正是在這種黑暗的時代誕生了人類文明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大學制度。儘管整個中世紀,歐洲都由於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與神學禁錮而被具有現代民主意識的人們所憎惡,不過,當時的大學卻是因為教授自治與學生自身而備受讚譽。大學的出現不僅打破了教會對教育、文化的壟斷,而且促使政府開始正視教育與文化的作用,並積極推動教育的發展。

中世紀大學與中國的書院一樣,也傳承了古代先賢的思想,特別是教育思想。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成為中世紀大學的指路明燈,不斷照亮中世紀的黑暗迷霧;另外,經過了先賢們設立講習之地的實踐之後,中世紀大學也獲得了辦學的參照。雖然,這一階段仍然是以神學思想作為教育的核心內容,但是,人文學科逐漸得到了重視,同時,科學、技術也逐漸登堂入室,被納入到了教學領域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