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军师:用战争解决全球“分歧”,已成美国重要战略选项

战略场景观察

风军师:用战争解决全球“分歧”,已成美国重要战略选项

镜头一:惨遭美国“关税大棒”的各路盟友在失望过后,集中火力开启了针对美国的“围殴”模式。在这方面,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现得犹为明显。法国媒体形容,马克龙怒了,发起对美国的“围殴”,特朗普奋起回击!这对昔日牵手抱抱又亲亲的好伙伴,在七国集团(G7)峰会前一天,“打”了起来。前往加拿大准备参加G7峰会的马克龙,在当地时间7日,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起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针对美国日前的“关税大棒”,马克龙比特鲁多显得更强硬,不仅指责美国的“孤立主义”与“霸权”,还呼吁G7其他6国做好“G6+1”的准备。当天,马克龙还一连串地发了十多条推特,明里暗里针对美国,还说“没有永远的领导人”。在马克龙发布的这条推特之后,特朗普也发了一条推文:“请告诉总理特鲁多和总统马克龙,他们正在收取美国的大量关税造成非货币壁垒。欧盟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510亿美元,加拿大的政策让我们的农民和其他人失去生计。期待明天见到他们”。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言不合就开呛。在美国宣布将对欧盟钢铝加征关税之前,马克龙与特朗普打了一通非常“糟糕”的电话。之后,美国正式发起针对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盟友的贸易战,此举引起马克龙的强烈不满。马克龙与特朗普在推特上“互掐”了起来,火药味十足,一时间铺天盖地的舆论都聚焦二人的矛盾上。

镜头二:本次G7峰会,结果正如我前几天说得那样,不欢而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失败的欧洲之旅,决定了本次G7峰会不可能有一个好结果。内塔尼亚胡访问欧洲,首先碰上了默克尔的这个硬钉子,德国没有丝毫的妥协余地,坚持不会退出伊核协议,甚至对于伊核协议的修改也表示不会支持。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来说好的,可以有限度的修改伊核协议,这次也突然翻脸,站到了和默克尔同样的立场。英国的态度也一样。尽管英国正在进行脱欧行动,可是在伊核问题上,这一次却毫不迟疑的站到了欧洲一边,而不是选择支持美国。这其实也不能怪英国,特朗普上台一年多了,还没有访问过英国这个最铁杆的盟友。当下好像是以色列成为美国的最铁杆盟友了。但从吃醋这一方面来说,英国那也是满满的一大口山西老陈醋啊。更何况,退出伊核协议也的确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风军师:用战争解决全球“分歧”,已成美国重要战略选项

镜头三:中美两国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个地方有可能是南海。首先,有关南海发生战争的各种说法越来越多。当然,这些说法没有一条来自于中国。因为按照中国主流“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中国今后将没有任何战争,所有一切问题,特别是所有一切同美国的“分歧”,都能得到十分有效的“管控”,都能通过外交谈判得到解决,通过战略“合作”而实现“共赢”。所有一切关于南海可能发生战争的讯息完全都来自于海外。对此,比较积极和比较热心的首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官方不断渲染中美发生战争澳大利亚怎么办的问题,结论是强调澳大利亚应该加强在军事上的自主能力,并为中国与美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做好准备,俨然乎该课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回避一般。更有甚者,曾任军队高官的澳大利亚议员还公开叫嚣说,除非发动全面战争,否则不能把中国赶出南海。因此,种种迹象表明,澳大利亚已经把包括南海冲突在内的中美战争当做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加以对待。他们不是、大概也不会拿这样话题开玩笑。谈论南海战争的还有菲律宾。来自菲律宾的消息比较混乱,一会儿是什么“菲总统准备好为南海而战”,一会儿又是什么“菲律宾不会同中国打仗”,反反复复、念念叨叨,话题时不时地就扯到战争上来,难道菲律宾的那些人就那么爱搞“无厘头”,就那么愿意说一些“无的放矢”的废话屁话吗?谈论南海战争最多的自然美国。近些年来,美国军方高官不断就这个话题发表各种危言耸听的言论,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甚至曾放出对中国已经做好“今夜开战”的准备。这不会是在开玩笑。尽管中国主流“专家”、“学者”们对这样的表态十分“淡定”,但笔者以为,这种表态足以证明,用一场战争来解决中美之间的“分歧”,已经成为美国一个重要的战略设想与选项。

可以预见的前景

风军师:用战争解决全球“分歧”,已成美国重要战略选项

一、笔者认为美国已经在南海对中国下手

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下手,在政治上对中国下手,在经济上掐中国的软肋,这已经都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为人们所忽视的是,美国武装力量在南海也已经对中国下手了。在所谓“航行自由”的名义下,美国经常性地派军舰飞机侵入南海岛礁周边中国的领海、领空,事实上已经突破了中国的军事安全底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军所针对的不只是中国在南沙的那些“人造岛”,而是把中国的西沙诸岛也囊括在美国“航行自由”的航线之下。这是赤裸裸的战略碰瓷,其挑衅与挑战的蓄意昭然若揭。

二、美国企图摧毁中国南海“人工岛”绝非危言耸听

美军高官直接放话说美国有能力摧毁中国南海“人工岛”。这是美国军方有关南海问题最新最重要的立场表达,最近几天的新闻媒体已经做了广泛的报道。上述种种迹象都远非“风起青萍之末”,而是满满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设想,假如有朝一日美军在南海对中国动手,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摧毁一、二个中国的“人工岛”,届时中国该怎么办呢?应该承认,美军完全具有这样的能力。不管中国南海的“人工岛”具有怎样的防御能力,也不管中国在南海具有怎样的海空支援打击力量,以美国的军事力量水平,摧毁这样的岛屿并不费力。须知,摧毁不同于占领,只要使用一定数量的远程攻击武器,完全能够将建好不久的岛屿打个百孔千疮,然后扬长而去。如果美国这样干,进行这种军事行动的肯定不只是美军一家。伙同美军并肩遂行这一军事行动的可能还有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对此,这些国家都已经有了明确的宣示,理由自然都是捍卫“航行自由”,他们所打出的旗号也当然是“国际社会”。美国率领“国际社会”的联军,为了南海的“航行自由”,为亚太的和平,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人类的繁荣,像当年“八国联军”那样,对中国的“军事扩张”与“侵略行径”予以迎头痛击,这是多么伟大、多么正义的行动啊!所以的西方媒体及国际教科书都将毫无例外地这样书写(可怜的是,中国的媒体一直在营造美国盟友群起反对美国的假象)。

风军师:用战争解决全球“分歧”,已成美国重要战略选项

三、当用战争解决全球“分歧”已成美国重要战略选项,中国怎么办呢?

如果因此进行军事上的反击,第一,取胜的希望不大,只能报复性地扩大冲突;第二,和平崛起的战略设计面临泡汤;其三,被美国抛弃的可能性很大,再想同美国“互信”、“合作”与“共赢”而不可得矣;如果挨打不还手,则信誉与威望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同样也将有难堪之重。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命中注定”也!这将对“互信”的沉重一击,这也将是对“合作”的无情摧残。

最后笔者呼吁,用战争解决全球“分歧”,已成美国重要战略选项(包括对其铁杆盟友动武),中国人需摒弃幻想,时刻准备战斗,要以全新的战略思维模式来武装自身大脑!做美国打不败的对手方能和平共处!(风军师:2018年6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