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國家的足球隊,曾經被稱為“無冕之王”,如今為何成為二流

1954年瑞士世界盃的匈牙利隊不僅有普斯卡什、柯奇士、希代古提等等足球史上的超級巨星,還引領了世界足球技戰術的發展,在當時被稱為名副其實的“無冕之王”,可是為何成為“二流”的隊伍呢?

但與巴西、德國、意大利、阿根廷、烏拉圭、法國、西班牙、英格蘭、荷蘭等等傳統足球強國不同,匈牙利足球卻早已衰落為世界二等。兩次世界盃亞軍的獲得者自1986年後就再也沒有進入世界盃決賽圈。更重要的是,導致匈牙利足球衰落的不是體育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這支國家的足球隊,曾經被稱為“無冕之王”,如今為何成為二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在東歐地區建立了一批“衛星國”,匈牙利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時任匈牙利最高領導人的拉科西·馬加什和王某一樣是蘇聯培養的,所以不顧本國國情地照搬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導致匈牙利的社會和經濟都發生嚴重問題,引發了普遍不滿。

1956年2月的蘇共二十大對斯大林個人展開了嚴厲批判,導致蘇聯對東歐國家的控制有所鬆動。匈牙利“裴多菲俱樂部派”的代表、時任匈牙利部長會議主席的納吉·伊姆雷便趁勢開始推行“新方針”,即“非蘇聯模式化”,是東歐國家中第一個開始“去斯大林化”的。

這支國家的足球隊,曾經被稱為“無冕之王”,如今為何成為二流

納吉·伊姆雷

雖然“去斯大林化”是赫魯曉夫推行的,但他卻害怕匈牙利通過“去斯大林化”脫離蘇聯的控制。於是在蘇聯的干預下,納吉的“新方針”只推行了數月便夭折,奉行斯大林模式的拉科西繼續掌握大權,引發民眾不滿。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全境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蘇遊行示威並很快發展為暴亂。

這支國家的足球隊,曾經被稱為“無冕之王”,如今為何成為二流

最後蘇聯兩次出兵匈牙利,以造成約2700名匈牙利人死亡的代價平定了這場反蘇暴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匈牙利十月事件”,也是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代表事件之一。而“匈牙利十月事件”發生時,匈牙利的足球巨星們正在出國訪問。為了躲避暴亂和表示抗議,這些巨星決定不再回國。

這支國家的足球隊,曾經被稱為“無冕之王”,如今為何成為二流

因為“十月事件”,匈牙利幾乎是一夜之間損失了所有優秀的足球人才,整個足球的發展體系都被破壞。從當年引領整個世界足球革命的“無冕之王”衰落為如今世界足球的二等隊伍和邊緣看客,至今都無法恢復元氣。

翻開世界足球的歷史,所有懂得足球的人無不為匈牙利這樣的足球強隊迅速的隕落,而感到惋惜,我們只能給予希望匈牙利能夠重振雄風,再造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