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哪些繪畫作品具有“感物而動、直抒胸意”的意境?

楊曉東藏王

“感物而動,直抒胸臆”這句話有點抽象。我理解就是畫家通過自己的作品直接表達自己的審美理念和思想情感的意思。

其實,在中西方的許多繪畫作品中都體現出了“感物而動,直抒胸臆”的意境,無論是人物畫,還是風景畫,寫實作品還是抽象作品,都是這樣。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魯本斯以他妻子為模特創作的“三美神”。

魯本斯《三美神》


魯本斯是德國十七世紀巴洛克藝術繪畫開拓者。他受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提香兩位大師的影響較大,但他又不拘於古法,突破傳統,大膽創新。魯本斯認為,“人物寫實不僅要表現人物的美,還應更多地表現人物精神層面的東西”。

魯本斯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人物或人體寫實油畫,他將自己的創作理念和對對人物寄託的思想情感通過作品“感物而動,直抒胸臆”,恣意揮灑,奔放不羈的表現出來,給人一種大氣、灑脫、痛快淋漓的感覺。

拉斐爾《三美神》


在魯本斯以前,油畫中的的女性大都容貌俏美,溫婉柔和,身材纖巧,婀娜多姿。但魯本斯卻獨樹一幟,他畫筆下的女性形象大都人高馬大膀闊腰圓臀厚腿粗簡直稱得上“彪悍”,突破了人們傳統的審美習慣,當時也遭至很多非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魯本斯筆下的人物有一種更接近生活的美,別開生面,看上去“更真實,更動感,更耐看,也更有感染力”。

藝術貴在創新。魯本斯的作品不拘傳統,“感物而動,直抒胸臆”,開一代畫風之先河,也使他成為巴洛克繪畫藝術的早期代表人物,對後來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


誰憐一燈影

昨天便見此問題,但一直未提筆作答。因為見有人似乎將“直抒胸臆”理解為了“袒胸露乳”,並於文末附了幾幅人體油畫,一時間被弄得手足無措了。(好在該答案已被摺疊。)

題主所講的“感物而動、直抒胸臆”,是藝術品和文學評論中常用的兩個詞彙,但這兩個詞用起來容易,真要直白的解釋,恐怕真的是要下一番功夫。

何為“感物而動”及相關作品。

我個人的理解是,“感物而動”更側重於指創作者的靈感來源,即強調藝術家對現實世界中的客觀事物或人物、事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並善於從中汲取創作靈感。

藝術,是對人類自身和世界的反思和表現。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就是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據此來看,感物而動,應該是所以優秀畫作的一個共性,只是在共性之間又難免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就這類油畫作品來講,我想許多風景畫和靜物畫更能體現“感物而動”。其實,題主在問題描述中所附的《星空》,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幅《星空》描繪是就是梵高窗外的景象,只是採用了後印象主義風格來進行創作。但從靈感和畫風來看,就是一幅典型的“感物而動”的作品。

當時梵高的內心很躁動,甚至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心理問題。而透過窗外看夜色的景象時,這種躁動變得更為明顯,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夜空的空曠、浩瀚,使得梵高的內心躁動不安,並充滿了惶恐。而這種感覺又通過畫筆呈現在了畫面上。

如果說,梵高的“感物而動”太過抑鬱陰沉,那麼康斯太勃爾的“感物而動”則更顯得清淨爽朗。

上面這幅《乾草車》,是康斯太勃爾的名作。畫中描繪的是一輛運乾草的馬車,正在涉溪而過。這個場面是鄉村中常見的景觀,但這個畫面卻激發了畫家的創作靈感,最終成將田園中的許多美好的因素都融合在了一起:色彩透明的雲朵、翠綠的草地和古樹、簡約樸素的農舍,盥洗衣服的農婦、歡叫的小狗,整個畫面清新自然和諧,呈現出一種震撼的美!

何為“直抒胸臆”及相關作品。

“直抒胸臆”相對較為容易理解,即直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情。我想,在這方面,波提切利的《誹謗》應該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吧:

裁決者高高在上,長了兩隻驢耳朵,他的身邊是“猜疑”和“無知”,他們是裁決者的參謀。臺階之下,居於核心的是五位當事人:“嫉妒”“叛徒”“虛偽”“欺騙騙”和“無辜”。

在他們的背後,則是身著黑色長袍的“誹謗”,是整個事件的策劃者。

畫面的內容很明顯:“無辜”承受著不明之冤,“誹謗”躲在背後觀察著一切,同時“真理”女神又佇立在最後。而波提切利則是批判現實世界的陰暗,同時堅信真理必然戰勝陰謀。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或許有不甚準確之處,歡迎交流討論。


碣石樵子

對於“感物而動,直抒胸臆”我是這樣理解的,那就是它代表著一種畫風,也就是用一個自然界的事物或者是人物來寄託畫家的某種情感和思想,這和我國古詩的借景抒情,託物言志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直抒胸臆”那就更好理解,那就是不含蓄地直接表現畫家的內心情感和審美,一個畫家可以在他的畫作中表現愛憎,且非常明顯,可謂是直抒胸臆了。


那麼對於這一類畫,中西方的畫作就多了,但我覺得國畫不完全屬於這個範疇,因為國畫中的寫意則完全不能這樣來理解了。它本身就不具有這樣的特點,它是意境深邃而幽遠的。

這樣一來就可以舉出很多作品例子了。

例如像西方這樣的人物畫,無疑就是直抒胸臆的表達方法了,因為人物畫不需要過多的因素來修飾,單單就是表現人物的音容笑貌,身體姿態以及喜怒哀樂等等。


像這類的寫實油畫,沒有含蓄的成分,畫家直接地表達一個女子的美麗,
表現女子的睡態,不用過多的點綴,似乎一個安靜甜蜜的夢就形成了輪廓!

然而有些畫家善於把直抒胸臆和委婉的表達手法相結合,製造出一些畫面上的戲劇性,也是很有欣賞價值的,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感謝關注!


鐵匠的頭髮

幾乎很多人都會認為“感物而動、直抒胸意”是藝術家的創作風格下藝術作品所流露的思想意境或者說是欣賞者用自己的思想意境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所產生的內心感覺,注意了,前後兩者的思想意境是不一樣的,有主動和被動之分,

通俗直白的講,“感物而動、直抒胸意”的意境,是說明“畫中的人物原本都是屬於靜止狀態,卻讓欣賞者直接通過視覺就感覺到畫中的人物是靈動狀態,而且畫中人物的神情、場景,讓欣賞者有共鳴、身臨其境可以互動的感覺”,然而在中西方所有繪畫作品中只有3D油畫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讓人產生“感物而動、直抒胸意”的意境,當然了,這意境是直接通過視覺就可感覺到,不用動用自己的思想意境去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