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的“課堂革命” 考前突擊在川大已成“過眼雲煙”

川大的“课堂革命” 考前突击在川大已成“过眼云烟”

川大的小班化教學課堂。

川大的“课堂革命” 考前突击在川大已成“过眼云烟”

川大校長李言榮院士。

連續兩天,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以“社科界的西部力量”為主題,從學校重視人才、珍惜人才、培養人才等多個角度解答了“川大為什麼能?”

很多專家學者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社科基金立項排名全國第一”是川大厚積薄發的體現,近年來,川大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等方面全面開花,這也正好詮釋了川大“為什麼能”。

6月20日下午,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的智慧型教室。

其實,這樣的課堂是四川大學“探究式-小班化”教學的一個縮影。這堂課是外國語學院英語老師張露露和生物學院老師楊軍的合作,課前,張露露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關於“霧霾形成”的文章交給同學,讓同學們提前查閱資料,並且提出問題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課堂討論程度之熱烈,讓來自全國不同高校的校長們十分驚歎:川大的課堂可以上得如此活潑。

耗資兩億元 打造多功能智慧教室

這樣的學習,老師需要掌握不同領域的前沿技術;學生也需要用大量的時間查閱資料。“差不多有六成的功力花在課堂之前,如果沒有充分準備,課堂上簡直無話可說。”一位學生說。

在這樣模式下的學習,成效非常顯著。有的學生在聯合國青年大會上侃侃而談,有的學生作為中國唯一學生代表出席全球氣候大會。

6月20日,來自全國幾百所高校的校長和各省市自治區教育廳(教委)的領導參觀了四川大學的“小班化教學”,充滿科技色彩的教室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川大耗資2億元實行“教室革命”,打造了多視窗互動教室、靈活多變組合教室、移動網絡互動教室等類型的智慧教室超過400間,達到教室總數的80%以上。這樣的格局,讓學習變成了“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和探究式討論。”

川大為什麼如此重視本科教學?6月20日下午,在四川大學召開的“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校長李言榮院士給出了答案:“人才培養尤其是本科人才培養,是學校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學科層次和國際化程度等實力的集中體現,是最能映射一所大學辦學水平和治校能力的。”

讓背書就能考高分 在川大成為“塵封記憶”

在川大,探究式-小班化教學已經成為常態,學校有超過9000門課程採用了這樣的教學方式。校長李言榮院士說:“我們要讓學生真正把頭抬起來、坐到前排來、提出問題來。”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本科教育工作會上說:“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格局應該改變了。實際上,川大學生的學習並不“快樂”。從幾年前開始,學校就實行“非標準答案考試全覆蓋”,老師的命題大都是開放式的,幾乎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看重的是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分析問題、運用問題的能力,就算把課本交給一個從不聽課的學生,他也不可能從教材中找到答案。”一位物理學院的老師說。

“我們加大了過程考核成績的比重,把期末考試成績權重降低到不超過50%,平時成績的分佈在6次以上,100%課程都實現了全過程考試,讓期末考前突擊在川大成為‘過眼雲煙’。”校長李言榮院士說,“本科教育是大學安身立命的根和本,培養一流人才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第一使命。學校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秉持精英教育、個性化教育和全面發展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出實招硬招,不斷加大經費投入,讓本科教育真正落地生根。”他提到,要實現課堂革命,就必須要有全身心投入的高水平教師。連續幾年,川大設立了“卓越教學獎”等,特等獎獲得者可以獲得100萬元獎金。“我們就是要鼓勵全身心投入一線教學的老師,重獎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的老師、重獎課堂內外與學生交流互動的優秀典型老師,使一線教師有強烈的榮譽感和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