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買軍艦?日本天皇寧願每天只吃一頓飯也要購買軍艦打敗大清

一場甲午海戰改變了東亞的形式,日本這個落後中國幾千年的彈丸小國終於有機會凌駕於中國之上。它扯下了清朝最後一片遮羞布,將清朝那看似強大無匹實則外強中乾的懦弱形象徹底的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甲午中日海戰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戰爭,它標誌著日本已經在軍事力量甚至綜合國力上完全超越了中國,各國列強再也不敢小視這個來自遙遠東方的彈丸國家。東亞地區的霸主之位首次易主。

沒有錢買軍艦?日本天皇寧願每天只吃一頓飯也要購買軍艦打敗大清

此戰之後中日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獲得鉅額的戰爭賠款,並利用這筆鉅款大力興辦教育,讓數十年後日本平民的教育水平全部達到小學以上。大力發展重工業,使日本軍事實力迅速提升,為後來的全面侵華戰爭打下了長遠基礎。

而清朝自條約簽訂以來,緊接著就是八國聯軍入侵,辛亥革命爆發,如此多的事件堆積在一起,使得早已經不堪重負的清王朝終於在1912年走向了滅亡。這兩個幾乎同時開始近代化改革的國家最後的命運走向為什麼會如此的不同。甲午戰爭並不是首要因素。更深層的原因是其統治者對自己的國家從一個封建帝國轉變到一個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所抱有的態度。

沒有錢買軍艦?日本天皇寧願每天只吃一頓飯也要購買軍艦打敗大清

大清國慈禧太后掌權時,滿清權貴貪汙受賄嚴重,外有列強虎視眈眈,李鴻章多次強調北洋水師的重要性,然而慈禧對這些不管不顧,一心忙著過她的六十大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修建頤和園,開銷幾千萬兩銀子。慈禧窮奢極欲也是出了名的,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一頓飯要上100多道菜,所花費的夠一個普通家庭生活一年有餘。而北洋水師卻因軍費不足無法擴充軍艦數量,就連定元艦、鎮遠艦打仗所用的炮彈都買不起。

沒有錢買軍艦?日本天皇寧願每天只吃一頓飯也要購買軍艦打敗大清

反觀日本,因為國家面積小資源少,經濟不足,國家貧困,日本天皇為了購買一艘能夠匹敵大清定遠、鎮遠艦的主力戰艦,除了自掏腰包以外還提出自己每天只吃一頓飯的要求,直到日本打敗清朝為止。號召國民出錢出力,老百姓紛紛自掏腰包支持國家。很快日本籌集到了軍費,買到了主力軍艦吉野號,最終日本依靠吉野和眾多戰艦打敗了大清。

沒有錢買軍艦?日本天皇寧願每天只吃一頓飯也要購買軍艦打敗大清

兩國打仗打的是民心所向,日本全國上下支持,而中國窮奢極欲,腐敗至極!,所以日本不贏,天理不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