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裡的寧夏

△又東北過安定北界麥田山。

河水東北流,逕安定祖厲縣故城西北。漢武帝元鼎五年,幸雍,遂逾隴,登空同,西臨祖厲河而遠。即於此也。王莽更名之曰鄉禮也。━━李斐曰:音賴。

又東北,祖厲川水注之。水出祖厲南山,北流,逕祖厲縣而西北流,注於河。

《地圖集》將西漢祖厲縣故城約標註於今會寧縣郭城驛鎮漢祖厲縣遺址郭蛤蟆城處;但按註文“河水東北流,逕安定祖厲縣故城西北”作方位考量則明顯有些牽強。(如下圖所示);此外郭蛤蟆城被判定為宋代城址則基本可排除其為祖厲縣故城的可能性。(該城築於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城垣內一外二,壕塹三道,夯土築成;1993年省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①])。

近年來劉永勝在《西漢安定郡祖厲縣城址考》一文中認為:西漢祖厲城遺址在今靖遠縣城西北五里處的城關鎮紅嘴子村的黃河邊[②]。文中以在紅嘴子村附近的河靖坪東北邊發現的數處漢墓為佐證,(1987年修建羅家灣小學挖出漢墓數座,漢磚拱頂,“出土五銖、貨泉古幣多枚”)推測祖厲縣城可能就在附近。至於為何沒有發現遺址的問題;劉氏則以為是因黃河南岸河水與祖厲河改道沖毀所致。他援引明正德十六年( 1521)《 改修祖厲河碑記》記載:“寧夏總兵路瑛(靖遠人)量功命役,截其上流,去衛五里許,地名紅嘴,使之北入黃河[③]”證明西漢祖厲城遺址被明代改修祖厲河水道時所佔用和挖毀。

劉氏所論雖有一定道理,但鑑於考古依據匱缺且與註文“北流,逕祖厲縣而西北流”有稍許出入,本文姑且存疑;至於究竟何處則尚待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報告結合註文再作甄別。

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城西。又北,與麥田泉水合,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於河。

張明清、劉再聰在《麥田城與故會州州治考述》一文中依據古文獻經過數年考證發現麥田城在旱平川西南隅的月河河口[④]。該文稱:今旱平川西南部有東西兩座古城.偏東者當地人名其為(鸇州城西漢為鶉陰縣)鵲陰古城,偏西者為柳州古城即麥田城。(備註:20世紀50年代,時任甘肅省省委第一書記的張仲良到北京參加會議。會議間隙,毛澤東向他詢問:“甘肅有西秦時建過都城的鸇州城、柳州城,它們在什麼地方?”主席突如其來地詢問,張仲良自然無法回答,只好趕緊打電話讓省委辦公廳去查詢。後來人們才發現毛主席詢問的兩座古城就在靖遠縣水泉鄉內。)

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山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

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

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隴山苦水谷。建武八年,世祖徵隗囂,吳漢從高平第一苦水谷入,即是谷也。

高平川水, 即今清水河。“高平川水”亦稱“苦水”;其水含鹽量較高,通常在3~10克/升;流域內有的泉水富含芒硝臭氣甚濃;當地多建“水窖”蓄雨水以備飲。

《水經注》裡的寧夏

“臭水河”迴歸“清水河”...清水河同心段綜合治理成效初顯; 顯著改善的水環境吸引了水鳥前來棲息。新華網 姜雪城攝

東北流,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也。王莽更名其縣曰鋪睦。西十里有獨阜,阜上有故臺,臺側有風伯壇,故世俗呼此阜為風堆。其水又北,龍泉水注之,水出縣東北七里龍東,東北流,注高平川。

高平縣故城,即今固原市。公元前114年,漢武帝置安定郡,郡治高平,即今固原,轄21縣,同時築高平城,即今固原內城,從此固原成為安定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⑤]。

高平縣故城、龍泉水、獨阜等如圖一所示。

川水又北出秦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逕東西二太樓故城門北,合一水,水有五源,鹹出隴山西。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淵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北流逕魏行宮故殿東,又北,次水注之,水出縣西南四十里山中。

湫淵,按註文“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淵在四山中”結合Googleearth等綜合考量約今海子峽水庫,湫水則為今冬至河。(備註:汪一鳴在《酈道元與寧夏[1]》一文中亦判定湫水為今冬至河)

“次水、湫水、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等地理信息如下圖所示:

《水經注》裡的寧夏

圖表 1高平水上游鳥瞰圖

北流逕行宮故殿西,又北合次水,水出縣西南四十八里。東北流,又與次水合。水出縣西南六十里酸陽山。東北流,左會右水,總為一川。東逕西樓北,東注苦水。段熲為護羌校尉,於安定、高平、苦水討先零,斬首八千級於是水之上。

苦水又北,與石門水合。水有五源。東水導源高平縣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水出縣西百二十里如州泉。東北流,右入東水,亂流,左會三川,參差相得,東北同為一川。混濤歷峽,峽即隴山之北垂也。謂之石門口。水曰石門水。在縣西北八十餘里。石門之水,又東北,注高平川。

川水又北,自延水注之,水西出自延溪,東流歷峽,謂之自延口,在縣西北一百里。又東北逕延城南,東入高平川。

川水又北,逕廉城東。按《地理志》,北地有廉縣,闞駰言在富平北。自昔匈奴侵漢,新秦之土,率為狄場,故城舊壁,盡從胡目,地理淪移,不可復識,當是世人誤證也。

廉城,酈道元認為此處“廉城”與後文“廉縣故城”,系因不同的時空維度而發生變遷。(“地理淪移,不可復識,當是世人誤證也”)備註:

“廉縣故城”在今寧夏銀川西北、賀蘭縣暖泉附近[⑥]。

川水又北,苦水注之。水發縣東北百里山,流注高平川。

川水又北,逕三水縣西,肥水注之。水出高平縣西北二百里牽條山西,東北流與若勃溪合,水有二源,總歸一瀆,東北流入肥。肥水又東北流,違泉水注焉。泉流所發,導於若勃溪東,東北流入肥。肥水又東北出峽,注於高平川。水東有山,山東有三水縣故城,本屬國都尉治,王莽之廣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議郎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治此。羌有獻金馬者,奐召主簿張祁入。於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盡還不受,威化大行。縣東有溫泉,溫泉東有鹽池,故《地理志》曰:縣有鹽官。今於城之東北有故城,城北有三泉,疑即縣之鹽官也。高平川水又北入於河。

王北辰在《三水、烏氏、他樓城考[1]》一文中以為清人王先謙、楊守敬等引用董佑誠之說認為由山營河、賀堡河匯成的西河為古肥水的說法是錯誤的。王氏根據大比例尺地形圖比對上述註文指出:

逐條比定高平川水各支流的結果,認定今之西河乃古之石門水, 而今同心縣城北的苦水河才是古肥水”(王北辰 1987)。但汪一鳴在《酈道元與寧夏》一文認為西河為今肥水,中河為石門水。汪氏稱:“仔細研究

《水經注》裡的寧夏

《水經注》裡的寧夏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圖節選西河即石門水的比對證據

經筆者仔細爬梳寧夏回族自治區相關地圖比對註文描繪的高平川水(今清水河)的支流順序,由南向北依次應為:湫水、次水、石門水、延水、肥水(逕三水縣西),則汪一鳴上述的高平川水古今河名對照表所示是基本正確的(次水因註文所載較為混亂故無從判定):即今之西河乃古之肥水, 而今之中河乃古之石門水;故此王先謙、楊守敬等引用董佑誠之說認為由馬營河、賀堡河匯成的西河為古肥水的說法是正確的,而王北辰先生所論則難經方位及距離的校驗。(頗疑王氏蓋以西河經石峽口之故而誤判其為石門水,卻忽略了“肥水逕三水縣西”及“肥水出高平縣西北二百里牽條山西”的方位及距離表述。)

此外據甘肅當地學者張多勇實地考證:高平川水,即今流經寧夏固原的清水河…… “水東有山” 即今之大羅山,山東有紅城水古城遺址,當為西漢時三水縣遺址......紅城水北遺址(非紅城水村古城遺址)當為西漢三水縣城址,地理座標為N37。06 39.8 E 106。26.33.3”,海拔高度1590米[⑨]。

故按註文“水東有山(大羅山),山東有三水縣故城”結合文獻考古資料等綜合考量張多勇實所稱紅城水北遺址即為西漢三水縣城址。

河水又東北,逕眴卷縣故城西。《地理志》曰:河水別出為河溝,東至富平北入河。河水於此有上河之名也。

眴卷縣,中寧縣地誌辦工作者以為:“從眴卷城黃灌區一帶發現的漢代文物來看,最密集的地帶是在今新堡鎮西部約l公里處,緊靠清水河故道的肖閘村和創業村。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黃河青銅峽水庫文物調查組來這裡考查時,在新堡到古城的車道兩側荒漠丘陵地帶,除了發現大量散落的石器外,還發現大量漢代陶片瓦礫..........由此可見,晌卷城距這個文物密集區不會很遠[⑩]”。


[①]新華網甘肅頻道(2006-07-1210:46)

[②]劉永勝:《西漢安定郡祖厲縣城址考》,《絲綢之路》,2016年12期,第5頁

[③]陳之驥撰:《靖遠縣誌》卷6 《碑記·改修祖厲河碑記》,第551 -552頁,清道光十三年著,民國十四年鉛字重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④]張明清、劉再聰:《麥田城與故會州州治考述》,《隴右文博》 2009年第2期 89-93頁,

[⑤]寧夏文明網:《絲路重鎮——固原古城的前世今生》,發表時間: 2014-09-26

[⑥]楊森翔:《歷史上的靈洲、靈州、靈武谷、靈武城址及其他》,《寧夏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第30頁

[⑦]王北辰:《三水、烏氏、他樓城考》,《寧夏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1987年,第 l 期 (總第30期)

[⑧]汪一鳴:《酈道元與寧夏》,《寧夏社會科學》,2005年3月,第2期 (總第129期)

[⑨]張多勇:《歷史時期三水縣城址的變遷》,《西夏研究》,2015年第1期,第121頁

[⑩]蘇忠深:《眴卷建置考》,《寧夏史志》,2004年第一期,第22頁

............

○河水三

△又北過北地富平縣西。

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也。世謂之為青山峽。河水歷峽北注,枝分東出。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秦置北地郡,治縣城。王莽名郡為威戎,縣曰持武。建武中,曹鳳,字仲理,為北地太守。政化尤異,黃龍應於九裡谷高岡亭,角長三丈,大十圍,梢至十餘丈。天子嘉之,賜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河水又北,有薄骨律鎮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餘林,仍列洲上。但語出戎方,不究城名。訪諸耆舊,鹹言,赫連之世,有駿馬死此,取馬色以為邑號,故目城為白馬騮。韻轉之謬,遂仍今稱,所未詳也。

河水又逕典農城東,世謂之胡城。又北逕上河城東,世謂之漢城。薛瓚曰:上河在西河富平縣,即此也。馮參為上河典農都尉所治也。河水又北,逕典農城東,俗名之為呂城,皆參所屯,以事農氓。河水又東北,逕廉縣故城東,王莽之西河亭。《地理志》曰:卑移山在西北。

河水又北,與枝津合。水受大河,東北逕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

北流入河,今無水。《爾雅》曰:灉,反入,言河決復入者也。河之有灉,若漢之有潛也。

河水又東北逕渾懷障西。《地裡志》渾懷都尉治塞外者也。太和初,三齊平,徙歷下民居此,遂有歷城之名矣,南去北地三百里。

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

吳忠市當地學者楊森翔在《歷史上的靈洲、靈州、靈武谷、靈武城址及其他》一文中以為:“上河峽”、“青山峽”就是今天的青銅峽;“富平縣故城”是秦朝大將蒙恬於公元前214年初設的富平縣舊址,亦即秦富平城,其址大約在今寧夏金積與吳忠之間;“薄骨律鎮城”也叫“果園城”、“白口騮”,即魏明帝時復置的“靈州”城,址在古“靈洲(河奇)”上,今吳忠西北早元、古城灣一帶即是;前一個“典農城”即南典農城也叫“胡城”,址在今寧夏青銅峽市邵崗與玉泉營之間;“上河城”約在今寧夏永寧縣西南;後一個“典農城’’即北典農城,也叫“呂城”,址在今永寧縣西北、陶樂南;“廉縣故城”在今寧夏銀川西北、賀蘭縣暖泉附近;“渾懷障”址在今陶樂西南兵溝一帶[1]。

石崖山,有學者認為即今賀蘭山;但按註文“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結合地形圖考量更準確地說是今石嘴山。

“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亦應指石嘴山境內的賀蘭山岩畫。大致分佈在賀蘭山從東至西的正誼關溝裡的黑山子,翻石溝,樹林溝,邊溝,黑石茆,韭菜溝,歸德溝,大水溝,西峰溝等,綿延百里的山崖山坡上,計十幾處,約 4000 多幅,大部分為羊、鹿、豹、獅、狗、狼,還有腳印、人面、祭祀、圖騰崇拜物及塔、文字等圖形。其中二方連續或多方連續動物亦為數較多,石嘴山市境內的賀蘭山岩畫,多為通體鑿刻(陰刻)、線刻、磨刻的較少,但具像性很強[2]。

[1]楊森翔:《歷史上的靈洲、靈州、靈武谷、靈武城址及其他》,《寧夏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第30頁

[2]劉淑娟:《文明的印痕--石嘴山境內的賀蘭山岩畫》,《黑龍江史志》,2014年3期,第290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