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1

有人建議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

拍一部以異國之旅為背景的電影,費里尼在回憶錄中說。那個年代湧現出一批這種類型的影片。美國電視臺想送費里尼去中國西藏、印度或巴西,拍一部涉及宗教和地方魅力的影片。“很吸引人的提議,我立刻就說好,但我心裡有數,自己是不會動身的。我待在這裡很好,所以我的回答是,我拍一部關於羅馬的電影吧,因為我生活在羅馬,而這座城市我喜歡。”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於是,1971年,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遠涉重洋,行走在中國的城市和農村之間,拍攝了那個年代的《中國》。費德里科·費里尼則在羅馬影城的攝影棚裡,用搭建的佈景製造出他的《羅馬》(Roma)

不是真實的羅馬,而是存在於費里尼心中的,只屬於他一個人的羅馬。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在《羅馬》的結尾,當攝影機對準一個住在羅馬的美國作家,費里尼藉此人之口表達了對羅馬的感情。“羅馬是個充滿幻想的地方,有教堂、政府、電影院,它們都令人想象。我們離世界末日越來越近了,因為有太多人,太多車,太多藥物。有哪個城市比得上羅馬重生了那麼多次?有哪裡比羅馬更平靜?迎接人類的結局,這是個理想的城市。我等著看它是否會真的結束。”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對費里尼來說,羅馬是個永恆的城市。羅馬又是複雜的、多面的。

“羅馬是一個水平的城市,有水有土,大喇喇地橫臥著,所以是夢幻翱翔的理想平臺。”

“羅馬是一位母親,完美的母親,因為她漠不關心。這位母親有太多的孩子,所以沒時間理你,從不向你要什麼,也不期待什麼。你來的時候她接納你,你走時任你自去,像卡夫卡的法庭。”

“她可以預防精神病,但也抑制發育和真正的成熟。這裡沒有精神病患,但也沒有成年人。這是一個無精打采、事事懷疑和沒有教養的孩童城市,還有一點殘障,心理上的,因為阻礙發育是違反自然的。”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然而費里尼對羅馬最初的印象,是一個插在土裡的石碑——“羅馬:340公里”。這個片段出現在《羅馬》的開頭。顯然此地是費里尼的故鄉里米尼。

裡米尼只是孕育他的子宮,而羅馬才是生命真正的開始。“第一眼看到羅馬,我就聞到了家的氣息。我是在到達羅馬的那天才出生的。從那時起,我就再也沒有一刻想要離開羅馬。”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2

費里尼出生在亞得里亞海的小鎮裡米尼,這是一個以擁有廣大的長沙灘而著名的夏日觀光勝地。但是觀光盛況僅限於夏季期間,夏季一結束,裡米尼就又成了悠閒自在的鄉下小鎮。

費里尼的父親出身鄉下,母親則是羅馬人。他從小就對羅馬有一種渴望。他流淌著羅馬人的血液,一成年就迫不及待的去羅馬闖蕩。

費里尼擅長畫漫畫,寫幽默故事。所以來到羅馬後,他為一些報刊雜誌畫插畫或寫稿。那時他居無定所,時而住旅館,時而租房子,過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才開始從事專欄寫作、臺詞、歌詞及劇本創作的的工作。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他一生的經歷都被他寫入了電影。《羅馬》上映第二年,他把鏡頭再次對準了故鄉里米尼,拍攝了《阿瑪柯德》(Amarcord,1973),作為對故鄉和青春最後的告別。早年最具自傳色彩的影片則是《浪蕩兒》(I vitelloni,1953),費里尼將他的記憶和情感灌注到莫拉多這個角色中,作為一個無所事事的小鎮青年,裡米尼在他眼中顯得沉悶、凋敝。於是,影片結尾,

莫拉多在清晨踏上了離鄉的火車。他去了哪裡?火車工替觀眾提出了疑問,沒有得到費里尼的回答。但毫無疑問,他的目的地是羅馬。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浪蕩兒》

《浪蕩兒》上映後第二年,費里尼就和另兩位長年合作的編劇共同創作了《莫拉多在羅馬》的劇本。這個劇本未有機會完成拍攝,卻成了《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1960)的靈感源泉。在研究者看來,

在《浪蕩兒》之後,費里尼終於正式抵達羅馬。

這些故事是關於費里尼本人的,只有《羅馬》才屬於羅馬。但在《羅馬》之前,費里尼其實還寫過另一個羅馬故事。1945年,當費里尼還是個無名小卒時,有幸擔任了著名導演羅伯託·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的編劇,那部電影便是《羅馬不設防》(Roma, città aperta,1945),從此開啟意大利電影長達35年的“黃金時代”(1945-1978)。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羅西里尼(中)、費里尼(右)

從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走入電影的費里尼,在他的代表作“孤獨三部曲”中——即《大路》(La strada,1954)、《騙子》(Il Bidone,1955)、《卡比利亞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1957),仍實踐著新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只不過他的“現實主義也包括內心的現實”觀點有別於其他新現實主義電影創作者。然而從《甜蜜的生活》開始,他從新現實主義過渡到了象徵主義、現代主義。他淡化情節的敘事方式、對移動攝影的大量運用、對華麗佈景的追求、對所有演員的精挑細選,以及大量刻意的人物造型,都決定了《甜蜜的生活》的分水嶺地位。

正如美國電影理論家梭羅門所指出的,“費里尼正在創造一種新的電影形式”。這種新形式的特徵大體可以概括為:用一種適應現代現實關係及其生活觀念的方式來講述電影故事,走向非理性、淡情節而重情態、情境描述的新格局。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甜蜜的生活》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甜蜜的生活》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現實中的費里尼則扶搖直上,把電影作為一生的追求,把電影城當了家。羅馬在他心中,就是一部電影。

多年後,費里尼談到這一人生轉折,顯得輕描淡寫:“我好像沒有什麼可解釋的。我生在裡米尼,然後我來到了羅馬,接著結了婚,再後來就到了電影城工作。”

3

影片的原名是《費里尼的羅馬》。費里尼第一次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片名裡,是一年前的《費里尼的薩蒂裡孔》(Fellini - Satyricon,1969,又譯《愛情神話》)。當時是出於法律上的原因:有一部意大利影片早在1962年就註冊了《薩蒂裡孔》這個片名,當導演聽說費里尼也要拍攝此片時,便加快腳步拍出了他的版本,早於費里尼版本一年推出市場,迫使費里尼將片名改為《費里尼的薩蒂裡孔》。一旦試過之後,費里尼反而喜歡上了這種做法,於是就有了其後的《費里尼的羅馬》和《費里尼的卡薩諾瓦》(Il Casanova di Federico Fellini,1976)。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薩蒂裡孔》

在片名里加上導演的名字,看上去並不顯得驕傲自大或矯揉造作,換個人可能感覺就不一樣了。費里尼的大多數電影,其實都是他個人化的思緒與自白。如果當真把《羅馬》和真實存在於地圖上的某個城市劃等號,就大錯特錯了。如影評人羅傑·伊伯特所說:“費里尼就像是自己去理了個發一樣,把他的羅馬郊區也順便修剪了一番。”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所有的城市影片,都是有選擇性的。從《柏林:城市交響曲》(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ßstadt,1927)到《倫敦:現代巴比倫》(London - The Modern Babylon,2012),都選擇了特定的地點和時間,專門進行取景,以現實為依據。但費里尼的《羅馬》與眾不同,它混合了電影的多種表現形式,既有回憶也有幻想;既有現實(如攝製組在公園取景拍攝)又有超現實(如教會服裝秀);既有過去又有現在。甚至有一條明晰的敘事線索——青年費里尼第一次來到羅馬的所見所聞。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這是你所見過最奇異的關於城市的影片。它將一堆形式參差的片段,像拼圖一樣組接在一起。並且這些片段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滲透、彼此豐富的。常常能在現代的羅馬發現過去羅馬的主題(羅馬的斷壁殘垣中,幾個妓女在站街)。有時候在一個鏡頭中,多個時代的羅馬並存(青年費里尼出場的火車站,各個時代的羅馬士兵穿梭而行)。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電影裡出現了三個費里尼:上教會學校的兒童時期的費里尼;初到羅馬的19歲的費里尼;當下的費里尼,帶著劇組在拍攝羅馬。

開篇插入了一系列簡短的片段,說明童年時期的費里尼對羅馬的印象:學校裡的古拉丁語課、有關羅馬的幻燈片、話劇《凱撒大帝》、角鬥士默片、關於羅馬的新聞片。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站臺上,男孩子們無比嚮往地凝視著一列駛往羅馬的火車,它靠站後只稍作停留,沒有乘客上下。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鏡頭一切,青年費里尼乘這輛火車來到羅馬。此時意大利剛捲入二戰,攝影機跟隨著他,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羅馬士兵形象。

他搭乘電車來到一個家庭公寓,在此他將和其他用戶一起合租。從此,費里尼得以以他的個人視角深入觀察羅馬。這棟公寓堪稱整個城市的一個縮影——家庭式、毫無章法、肉慾十足,不同身份和社會階層的人住在同一屋簷下。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濃重的煙火氣和人生百態在之後的臨街就餐段落裡延續。在費里尼眼裡,羅馬人享用的一些美食既噁心又迷人,比如蝸牛,小牛腸子做的意大利麵醬汁,眼珠俱在的豬頭。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入夜,羅馬換上了另一幅面孔:古老建築寂靜而陰森,趕羊人和羊群在街上走,濃妝豔抹的妓女站在羅馬郊外的碎石間。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接著切入現代羅馬,大導演費里尼帶領攝製組,在外環路拍攝車流湧入羅馬城的景象。這個乍一看好似紀錄片的片段隨著降雨和夜色漸濃,顯得愈發光怪陸離。一隻白馬在車流間奔跑,還出現了坦克。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閃光燈下的路邊古羅馬遺蹟,成為公路上汽車巨大轟鳴的陪襯;一輛貨車起火燃燒,幾頭奶牛撞死在路上;到了古羅馬鬥獸場附近,已經堵得水洩不通。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公園那場戲也發生在當下。一群遊客乘著大巴到來;學生們圍著費里尼議論紛紛,還採訪了路人。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時間又回到19歲的費里尼在劇場看演出,和臨街就餐那場戲一樣,也是一場群戲。人們肆意侮辱臺上的演員,並對女演員的大屁股表示讚美。突然出現空襲預警,人們躲入防空洞。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接著是現代羅馬,攝製組跟隨建築隊深入地下,羅馬正在建地鐵。羅馬的地底巨大空洞,彷彿另一個世界。接著全片最驚人的一個場景出現了。工人們鑽出一個地宮來,那些壁畫和雕塑竟都保存完好,然而,隨著新鮮空氣進入,這些古羅馬珍貴的遺蹟轉瞬即逝,化作塵埃。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鏡頭又來到二戰中的羅馬,這次對準了羅馬的窮街陋巷。士兵們拍著隊挑選妓女,都是些年老色衰的低級妓女,不過大多數人還是隻有看看的份。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青年費里尼和朋友去的地方明顯高級一些,嫖客也都是些體面人。費里尼和一個黑髮女人共度春宵,並提出約會。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之後費里尼怎樣了,影片沒有告訴我們,費里尼的青年時代在此告一段落。影片在其後指向了對老貴族和羅馬教廷的嘲諷——盛大、奢靡、荒誕的教會服裝秀。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然後鏡頭又回到羅馬的夜色中,在露天廣場、餐廳、市場裡穿梭,在各色人等間稍作停留。影片最後,一大群摩托車在羅馬街道上奔馳。最後轟鳴著穿過城洞,開往郊外。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費里尼之前並不是沒拍過這種開放鬆散的影片,但《羅馬》從根本上說更為開放。如果和1973年的《阿瑪柯德》作比較,不難發現二者的迥異之處。《阿瑪柯德》也是由一系列片段連綴而成,但總體上編排較為緊湊,各敘事段落之間關係較為密切,主要人物突出,還有大量對話。

《羅馬》中也有一些線索清晰的敘事段落,但長短故事混雜著蒙太奇式的城市觀光,對觀眾而言,更具有挑戰性和實驗性。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阿瑪柯德》

4

羅馬的墮落是費里尼最喜愛的主題之一。在公園那場戲中,一個學生想知道,這部電影是否會涉及當今社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比如教育、工廠、家庭。“我們不希望再看到那個古老的、隨意而雜亂的羅馬”。費里尼回道:

“我認為一個應當忠於自己的本質(來拍攝)。”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那麼費里尼心底的羅馬是什麼樣的?是神聖而又肉慾的,是永恆卻在枯朽的,是母親也是娼妓。這兩種相反的特質不僅同時存在,而且是相通的。

於是,費里尼用肉慾的場面來象徵神聖,反之亦然。在臨街大餐那場戲後,夜幕籠罩羅馬,佈景裡打著幾束幽幽的藍光,羅馬郊外的碎石堆裡,一位胸脯飽滿的高大妓女站在那裡。妓女通常被用來象徵短暫的光陰和淺薄的經歷,在這裡卻變成了永恆。而通常被用來象徵永恆的教堂反而成了隨時間而消亡的碎石。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永恆的羅馬在崩潰。公園裡一個憤怒的男人指責導演將鏡頭最準羅馬的醜陋面:“這已不再是羅馬,每個人都太瘋狂,太匆忙了,他們變得卑劣,真正的羅馬人消失了!看看周圍,你看到的只是汙穢的嬉皮士,貪玩的學生,變裝癖,吸毒者,各種社會敗類。別忘了這片子將在外國上映,他們將怎樣看待我們可愛的羅馬!”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在《甜蜜的生活》中,費里尼用一種末世的狂歡,去表現羅馬在精神和道德上的衰落。他說:“影片就是一幅油畫,甚至是壁畫,它表現了一個崩潰性的災難,一種奢侈豪華的崩潰:天主教帝國的衰落。

這種崩潰在《羅馬》中便顯得觸目驚心。建築隊發現一個古羅馬地宮,壁畫中那些鮮活的人像被時間封存,成為永恆,可一旦遇到空氣,便瞬間灰飛煙滅。“它們在消失!得做點什麼!”一個攝製組的人說。然而沒有辦法,什麼也做不了。歷史在消逝,羅馬的精神在消亡。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這一幕象徵了兩個羅馬之間的碰撞:古老文明和現代文化。此處不免與《薩蒂裡孔》的結尾相呼應:活生生的人最後卻呈現為崖頂殘垣斷壁上的人像,任憑風吹雨打。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薩蒂裡孔》

《羅馬》屬於那種值得反覆觀看的電影。我第一次看覺得費解,一些場景莫名其妙,第二次看便徹底愛上。對我來說,它唯一的缺點是太短了。尤其比起《甜蜜的生活》三小時的片長。

事實上,影片本應比拍出來的多得多,劇本里很多東西被舍掉了:一場夜遊的戲,一場羅馬對拉齊奧的足球比賽,一個球迷打賭輸了,得潛進英雄廣場的噴泉中……羅馬的女人,羅馬夏天的季風和雲……都留在外面了。被放棄的最主要的是一場古城牆外公墓的戲,羅馬人都在此處悼念亡者,和劇院戲、吃飯戲一樣,最能體現羅馬人的大家庭觀念。

費里尼的羅馬,甜蜜與枯朽之城

費里尼曾在回憶錄中不無遺憾地說:“在這部電影中,我有連城市表面都未觸及的異樣感覺。資料不僅沒有耗盡,而且原封不動。我一如以往,興致勃勃地做準備工作,搜尋最隱秘的角落,但最後才發現,那些我以為已經掌握了的地點、人性依然未被開發,它們完整無缺。羅馬依然純潔無暇,跟我拍的關於她的這部電影毫不相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