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劍法是金庸小說第一武功,第四層只有一人練成

此劍法是金庸小說第一武功,第四層只有一人練成

金庸的小說天馬行空,想象力豐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美妙的世界。他的小說中不僅僅有武功俠義,還有哲學思辨。

楊過在劍冢見到了劍魔獨孤求敗所埋的四把劍。這四把劍表面上看跟武功相關,但實際上所要說的是人生的四重境界。

此劍法是金庸小說第一武功,第四層只有一人練成

【第一重境界:紫薇軟劍】

獨孤求敗對此的解釋是: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人生最先要達到的就是無堅不摧,就是要讓自己首先強大起來。只有強大了之後,你才能“不是一個普通人”。人們常說的出名要趁早,意思也差不多,要儘快將自己的能力、成就外露化。

【第二重境界:重劍】

重劍旁寫的字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這裡面說了兩重意思,一個是從無堅不摧到橫行天下的提升。第二個是從“軟劍”的“剛猛”到“重劍”的“大巧不工”。

此劍法是金庸小說第一武功,第四層只有一人練成

這兩重意思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的能力的提升需要從“剛猛”到“大巧不工”。“大巧不工”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是一種返璞歸真的至理。這正如我們長大了才發現小時候學的那些粗淺的道理是多麼深刻一樣。就好比說廉頗的負荊請罪,小時候覺得這個道理很簡單,認錯嘛。但長大了之後才發現,成年人是多麼心高氣傲,知錯而認錯是非常困難的。

【第三重境界: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獨孤求敗到了四十歲後能夠“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也就是說他已經無需拘泥於用什麼武器了,即使是一草一木也能夠以之為劍。

此劍法是金庸小說第一武功,第四層只有一人練成

【第四重境界:無劍勝有劍】

獨孤求敗的最後一重境界是,無劍勝有劍。到了這種地步,劍這種東西已經成為累贅,他到達了隨心所欲、收放自如的境界。反而是空手才更易於發揮,有劍反而有所累贅。可能除了獨孤求敗自己之外,沒人能練成了。

金庸將藝術或者人生的四重境界通過獨孤求敗的四把劍展示出來,寓意非常深刻,發人深省。不得不說,金庸的小說並非一般小說可以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