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掰腕子。

真是掰腕子。

影片名字叫作[冠軍],講的是掰腕子運動員的故事。看到這個題材時,我是拒絕的。不僅拒絕,還覺得有點好笑:不就掰個腕子嗎?還整個大賽,拍個電影?

就算掰腕子贏了,那能叫硬漢嗎?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但看見主演馬東錫,我還是決定看看這片。畢竟體重100kg,體脂率8%(巔峰時期)的馬東錫,是韓國真硬漢的代名詞。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2018.5.1韓國上映

他的第一個銀幕角色就是硬漢形象——[天君]裡的朝鮮士兵。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天君]導演閔俊基一眼相中馬東錫

他在懸疑片[鄰居]中飾演黑社會,還獲得了百想藝術大賞的最佳男配角獎。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鄰居]善良的黑社會

當然,最令人難忘的還是[釜山行]裡那個圈粉無數的大叔:外表兇悍,內心溫柔,實力演繹鐵漢柔情。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釜山行]裡最感人的人物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被感染後仍然努力保持清醒

馬東錫本人,也是個硬漢。

他出生於1971年,19歲隨全家一起移民美國,畢業於哥倫布州立大學體育系,曾擔任過職業摔跤運動員馬克·科爾曼的私人教練。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高中二年級照片,帥呆

雖然年輕時就有著一張帥臉和八塊腹肌,但他一直在體育行業發展。直到2002年,31歲的馬東錫才以演員的身份在韓國出道。

這次他在[冠軍]裡飾演了一位硬角色——“腕力比賽”選手。他在美國時參加過業餘賽,希望通過此片為“腕力比賽”正名。

[冠軍]是亞洲第一部“腕力比賽”電影,它讓你明白:不要瞧不起掰腕子,能贏的,都是硬漢。

為“腕力賽”正名

據[冠軍]導演金勇完說,在創作[冠軍]那一刻起,馬東錫就是電影主人公。他說:“當初是想到如果馬東錫和人比腕力,應該會非常精彩有趣,以此為出發點才拍攝了這部作品。”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冠軍]是金勇完的長片處女作

硬漢角色讓硬漢來演,沒毛病——馬東錫為本片增重6公斤,並在國家代表隊與運動員一起接受特訓。

他為了拍戲受過不少傷,脊椎、肩膀、膝蓋各處都有鋼釘,仍然堅持“實戰”。最終全片無特效,都是真實呈現,還能看到頂峰、側壓、翻腕等專業動作。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片中所有的掰手腕,都是真實的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與前冠軍對決中的“頂峰”

馬東錫帶著我們走進了一個“腕力賽”選手的真實世界,有汗水、有激情、也有榮耀。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舉鐵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較量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勝利

但導演最想探討的其實是偏見——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這種針對“腕力賽”選手的偏見到處都是:高大威猛就可能是個不好惹的“壞蛋”;肌肉健碩,智商便不會很高;喜歡掰腕子,肯定因為只有力氣可炫耀。

馬東錫在片中說出了很多運動員的心聲:“我不是猩猩,也不是可怕的人。我是個運動選手。”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體育外殼,親情內核

如果光是靠“硬漢”和“真實”支撐,這部體育題材的電影就會顯得“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就像[摔跤吧!爸爸]表現了許多社會問題一樣,導演金勇完不想把[冠軍]拍成簡單的動作片。

因此,他往這個充斥著力量感的故事中,加了些柔和的元素:親情

整個故事有兩條線索,一條是“腕力賽”,令一條就是“親情”。按他的話說:“在寫劇本時,想到若加入韓國在美的領養兒單親媽媽對抗社會偏見的人物故事,那劇本會更豐富更有意義。”

影片一開始,就交代了主人公邁克的領養兒身份:回韓國參加比賽,讓他有機會找到生母。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與前冠軍對決中的“頂峰”

生母是沒找到,卻找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她和生母一樣是單親媽媽,帶著一雙兒女,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突然出現的舅舅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外甥和外甥女成為了麥克的後援會最忠實粉絲。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舅舅聽了想打人

這就又上演了“鐵漢柔情”戲碼:在美國那段獨來獨往的生活成為了過去,他的所作所為開始考慮到親人。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要拿全國冠軍哦。”

只是這段親情也一言難盡......

這片兒有熱血、有溫情、還挺搞笑,大夏天看頗有酣暢淋漓之感。

但禁不起琢磨。

故事涉及的內容很廣,可“貪多嚼不爛”,給人一種戲很多但還是不足的體驗。比如麥克的身世,被生母遺棄美國養父母撫養,而養父母又去世了淪為孤兒。

這樣既沒有普遍性又不具有典型意義的故事,能探討什麼“在美韓國孤兒”的問題呢?

儘管有馬東錫大叔的全力出演,麥克的形象塑造還只是停留在“反差萌”層面。

[冠軍]在韓國NAVER上觀眾打分7.5,專家打分僅有5.3 。豆瓣上也是6.3,剛剛過及格線。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不過我們也沒有什麼資格嘲諷人家,因為作為“體育大國”的我們,體育類型片是極度匱乏的,這種剛剛及格的體育片都少見。

而韓國,有講拳擊的[哭泣的拳頭]、講騎術的[冠軍]、講舉重

的[舉起金剛]、講棒球的[完美對壘]、講滑雪的[國家代表],豆瓣評分都在7分以上。

這次講到掰腕子,也是很全面了。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哭泣的拳頭]、[冠軍]、[舉起金剛]、[完美對壘]、[國家代表]

其實我們起步並不差,早在1934年,中國體育題材電影開山之作[體育皇后]

就誕生了。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1957年上映的[女籃5號],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可一提到中國體育電影經典,人們想到的還是幾十年前的舊作,甚至日劇[排球女將]都比國產片有存在感。

近十年來,臺灣有[翻滾吧!阿信],在金馬獎入圍了5個獎項;香港有[激戰],在金像獎獲得了11個提名。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翻滾吧!阿信]、[激戰]

大陸的現象級體育片卻是印度的[摔跤吧!爸爸]——201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後,票房12.95億,豆瓣評分高達9.1

而早上映兩年,由當紅小生彭于晏主演的口碑佳作[破風],最終票房也只有1.45億,不敵前者的十分之一。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中國內地票房是印度票房的兩倍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破風]是中港合拍片,豆瓣評分7.2

我們世界頂級運動員有姚明、劉翔、孫楊,人格魅力強大的有傅園慧,他們以及那群默默努力的運動員們都有著熱血的拼搏故事,都值得講述

為什麼國產體育片佳作匱乏,佳作好不容易出來還遇冷呢?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中國新聞網專門探討過這個問題,結論彙集成一句話,就是:拍了也沒人看。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我國並沒有那麼多人瞭解體育、關注體育,要想體育類型片發展起來,先得培養受眾群。

說的好像大家平時都很喜歡摔跤一樣。

從國產體育片自身就能看出問題:長期以來,體育片多是以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目的,[沙鷗][女足9號]都是講述為了集體榮譽忍受病痛做出巨大犧牲的故事。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沙鷗](1981)、[女足9號](2001)

運動本身已退位為陪襯,在影片中只是輕描淡寫。更不要提運動員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理想追求了。

別笑,這部韓國動作大片

中國是體育大國,而非體育強國。就像國家代表隊代表了國家,卻沒代表人民。

什麼時候體育真的就是體育了,那體育類型片也就出來了。

所以別笑韓國,什麼時候我們的體育片才能輪到拍“掰腕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