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為何稱為千古風流句?

一綠浮芳

張志和的《漁歌子》,是中唐文人詞最經典的代表之作,“風流千古”的說法,是出自清人劉熙載,他在《藝概》一說中說:“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


《漁歌子》全詞如下: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guì]魚肥。
青箬[ruò]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雖然短小,卻是倍受後世文人推崇的“風流”名作。蘇軾就非常喜歡這首詞,還親自將它改成了一首《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那麼,這首詞的“風流”之處在哪裡呢?

首先,這首詞的詞句清麗,意境優美。

在這首詞中,共用了白、紅(桃花)、青、綠四種顏色,為我們營造了一個色彩鮮明的畫面,又用山、水、白露、桃花、鱖魚、蓑衣等意象,為我們構建了一個逍遙優美的意境。

其次,這首詞表達出中國傳統文人的理想生活。

中國傳統文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進則居廟堂致君堯舜,退則處江湖逍遙自在。這首詞則體現文人在江湖之遠時安身立命的逍遙生活。

近人俞陛雲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說:“自來高潔之士,每託志漁翁,訪尚父於硒溪,諷靈鈞於湘浦,沿及後賢,見於載籍者夥矣。”

西塞山前,白鷺自由自在的飛翔,流水潺潺,桃花灼灼,水中鱖魚肥美。雖然下了點毛毛細雨,但有青青的竹帽,綠色的蓑衣,可以從容地掉肥美的鱖魚,不用匆忙歸家。

“斜風細雨不須歸”跟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意思很相近,但是卻是不同的生活態度,“一蓑煙雨任平生”是面對人生風雨時,通達逍遙的人生態度,而“斜風細雨不須歸”則是天然的閒適與逍遙。

張志和的《漁歌子》,寫了人在世俗生活中高雅的生活理念,“風流”的詩歌意境,“風流”的人生態度,故能“風流千古”。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一、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的全文: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大致的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鷺自由地飛翔,水岸上桃花盛開,桃花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在斜風細雨中垂釣,忘情于山水之間的快樂,不想回家。

二、張志和簡介

張志和(732-774年?),字子同,號玄真子。唐朝金華(今浙江省金華)人。他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南浦縣尉等職。後厭倦了宦海風波,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後,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婢各一,稱“漁童”和“樵青”。張志和遂偕奴婢隱居於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一帶,扁舟垂綸,漁樵為樂。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大易》十五卷,有《漁歌子》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唐大曆九年(774年),顏真卿任湖州刺史,張志和駕舟前往拜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肥美。二人即興唱和。張志和寫下《漁歌子》五首,其中就有這一首。

三、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為何稱為千古風流句?

1.張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詞並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的詞人之一。《漁歌子》(又稱《漁父詞》)源於吳地吳歌中的漁歌。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構思巧妙,意境優美,格調清新,純樸淡泊,成為一首千古流傳、膾炙人口詞作典範。後世均依張志和這首《漁歌子》的詞譜為詞譜。後世很多人都寫過《漁歌子》詞,但無不受到張志和這首《漁歌子》的影響,可見其影響力之大,這也是被稱為“千古風流句”的重要原因。

2.清代文藝理論家劉熙載在其《藝概》中有一段精彩評論:“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東坡嘗以其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於《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黃山谷亦嘗以其詞增為《浣溪沙》,且誦之有矜色焉。”意思是說,蘇軾和黃庭堅,對照張志和的《漁歌子》,先後都寫了《浣溪沙》詞,結果都不如張志和的詞好。我們來看看蘇黃寫的詞:

(1)蘇軾《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黃庭堅看了蘇軾的詞,也寫了一首《浣溪沙》:“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蘇軾看了黃庭堅的詞,開玩笑說:“才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志和得無一浪子漁父也?”眾皆傳為笑談。

綜上所述,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被稱為千古風流句,名副其實。

(圖片來自網絡,謝謝!)


枕溪居主

古代詩詞史上,有很多以為數不多的名篇,甚至是孤篇而名垂千古的走心之作。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張繼的《楓橋夜泊》,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等,張志和的《漁歌子》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詞原文如下:

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需歸。

詞作的前兩句明白如話,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為讀者呈現出西塞山下,一幅優美的自然畫面。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不是在誦讀古人的詞作,而是和那個在斜風細雨中,悠然自得的垂釣的漁人一樣。


遠觀山前,優雅的白鷺翩翩起舞,近看流水桃花與鱖魚嬉戲。這是一個完全沒有受到世俗紛擾的自然場景,是一個可以讓人真正為生活而生活的,詩意盎然的理想桃花源。

這首詞的傳神之處,在於後兩句。漁人,也就是那個頭戴青青斗笠,身披綠色雨衣的垂釣者,在斜風和細雨中,和那自由自在的白鷺,桃花和流水,同樣悠然自得。樂在其中的漁人和詩情畫意的自然完全融為一體,以至於流連忘返。

如此自然自由,自得其樂的生活,對於當時那些有志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人士子,以及已經居廟堂之高,在宦海沉浮的入仕者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遙遠。

張志和16歲時就高中明經科,在官場卻鬱郁不得志,這首詞恰恰是他在官場失意時的心跡表露,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的嚮往。之後他便真的隱居在江湖之遠,成為一名道人,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



之後的歷代文人們,從這首小詞中,讀出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逸。從陶淵明的《飲酒》到張志和的《漁歌子》,道出了古代無數文人的理想生活:既能夠居廟堂之高,實現人生的理想抱負;又能夠退居江湖之遠,容身山林或田園之中,享受無拘無束的生活樂趣。

這些文人們在現實中,往往卻是羈絆於功名利祿,能夠從宦海抽身而退者, 寥寥無幾。 於是

這種隱居的心態,既帶有對當時官場的不滿,又有著大多文人入仕之後,面臨的共同處境,豪情壯志入仕途,最終卻成了四處碰壁,灰頭土臉的失意人。

這不是張志和一個人的狀況,而是古代大多數人的共性。在古代文人入仕的經歷中,這種心態非常的真實,非常的具有代表性。道出了他們的心聲,自然會引起他們內心的強烈共鳴。

歷代文人對他的仰慕,就像對陶淵明一樣,絕不僅僅是因為文學上的才華,而是

通過這些作品,能夠穿越歷史,找到自己的人生知己,暢所欲言的進行心靈對話。以此來對自己不完美的人生,進行精神上的自我慰藉!


坡後梨花開


路上有心人

看完張志和的《漁歌子》,我首先想到了《莊子·秋水》裡那段著名的。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不是別人,你不會知道別人的快樂。所以,子非漁,安知漁之樂?

再來看看這首《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我試圖體會一名釣者的快樂。他是貪戀鱖魚的肥美嗎?他是在醉心於山水嗎?他的垂釣有著怎樣的情趣,哪怕是斜風細雨也不願抬一抬溼漉漉的屁股。

這樣的一位釣者與柳宗元筆下的那位“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懷揣的是一樣的心境嗎?

雖然,我不敢下斷言。但是我能肯定,醉翁之意不在酒,釣翁之意不在魚,而在乎山水之間也。

有所獲或無所獲,並不要緊,關鍵是“釣出一份好心情。置身於湖光山色之中,坐看雲起雲落,靜聽鳥語水唱。

有這樣的心態,一點斜風細雨豈不更有味道?

讀詩,讀的是詩詞大家的學養和胸襟。

《習靜齋詩話》也曾記載過一首《舟中即景》,詩曰:“十里湖光一鏡磨,扁舟搖過綠生波。四邊多少捕魚客,細雨斜風不用蓑”。

這裡的“捕魚客”,顯然不是唐代那位“斜風細雨不須歸”的煙波釣徒張志和,而是那些眾多名利場沽名釣譽的“捕魚客”,他們只為了釣上大魚,而“細雨斜風不用蓑”,裸著膀子加油幹。

詩中,“四邊多少”,言其泛泛,熱衷如此;“不用簔”,言其巧佞取便,詭譎如此。

讀懂此詩,諷意濃濃,雅趣堪味,感嘆世風日下。這樣的詩誰會銘記在心呢?


光明大先生

盛唐詩賦滿天飛,

點柳頌豔箋成堆。

風雅頌,春情水,

寫民不俗留口碑。


碧玉2

因為這是儒生孤傲且入世的標誌!

儒生十年寒窗日,一旦金榜高中進士,便可入朝為官,展才抱效國君。即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意,退休後可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人的一生夫復何求?

但現實中有諸多不如意,仕途路上起浮榮辱,清流名士便以蓑笠獨釣寒江雪,來暗喻潔身自好、兩袖清風的孤傲品性。故張志和的《漁歌子》,就成了士大夫的最愛!詞中蓑笠獨釣的高土名句,自然紅遍圈內,千古流芳了!




腳踏一枝梅

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描述了西塞山下的自然美景:碧水桃紅,魚肥鷺飛。又以青笠、綠蓑,斜風細雨場景,抒發了作者對遠離世俗,幽靜獨釣的情感。使人遠離功名利祿,錦衣玉食。過著悠閒自得,寵辱皆忘的田園生活。

這也是對一個官場失落,仕途有波折的才人所期望的另一片天地吧。他們看透了官場勾心鬥角的險惡,和爾語我詐的炎涼世態。都想著有屬於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

只有經歷了磨難和曲折,才體會到人生安怡的快樂!




盛夏的夕陽95207071

作者此時的心情應有春秋戰國范蠡的心態相似,人有追求個人生活與精神價值的理想,一旦達成目標,功成名就,就應該歸隱,過另一種生活。人生應該隨時調整生命的航向的能力,人有趨前之能,也要有居後之心。隨時依心而行,過想要過生活的能力。拿得起,放得下。不被世俗牽絆,達到精神上的自由為高度。


圃香

和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有相同的情趣。陶淵明說的是採菊,張志和說的是釣魚。表現的都是知識分子的“清高”,遠離塵世,悠閒自在,保持著自己的獨立人格,追求自己自由的理想生活。沉浸在詩詞歌賦、山水田園、耕樵漁讀之中,這就是文人雅士追求的風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