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軍校名將眾多,而混得最好,最有權勢的卻是他

近代史上黃埔軍校可以說是名將如雲,但是保定軍校名將也是眾多如:唐生智、蔣光鼐、晏道剛、李品仙、孫楚、孫震、、陳銘樞,劉峙、劉文輝、王柏齡、孫傳芳、鄧錫侯、吳佩孚、陶峙嶽、熊式輝、、傅作義,周渾元、郝夢齡、黃琪翔、薛嶽、陳長捷、陳誠、周至柔、羅卓英等等。

保定軍校名將眾多,而混得最好,最有權勢的卻是他

而混的最好,最有權勢的卻是有小委員長之稱的陳誠,民國副總統等職,都知道在眾多黃埔教官中,陳誠應該算是小字輩的,而且一開始也並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但後來陳誠卻逐漸成為蔣介石最受信任和器重的,陳誠的“土木系”更是成為中央系中實力最大的派系。如果說何應欽在黃埔系中地位和名望最高,那麼陳誠就是權勢和實力最高的了。

保定軍校名將眾多,而混得最好,最有權勢的卻是他

1923年,在適逢大元帥行營參謀長蔣介石來院慰問傷員。這是陳誠與蔣介石匆匆而過的第一次接觸。北伐時期棉湖一戰,默默無聞的陳誠受到了蔣介石、何應欽的讚賞。從此陳誠步步高昇,而國民黨內部稱他是“蔣介石的替身”“第二號人物”。

保定軍校名將眾多,而混得最好,最有權勢的卻是他

都知道他軍事才能不怎麼樣,但是他主政能力還是很不錯的,湖北和臺灣都是例證,蔣介石為安排後路,派陳誠主持臺灣政務,就任“臺灣省主席”的兩個月之後,陳誠發佈命令,在臺灣公佈實施“三七五減租”的土地改革。陳誠在蔣介石的安排下成為“行政院長”,他以“行政院長”的身份繼續推行土地改革,並且在1952年底正式發表“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主要內容,農民以合理補償的方式獲得地主的田。即通過國家主導的方式,以一種溫和的補償方式,來達到將大量地主的土地分配到佃戶手中,進而產生了大量的自耕農。臺灣民眾稱呼其為陳誠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