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再起波瀾,和解協議或被推翻!

中興事件再起波瀾,和解協議或被推翻!

4月16日,中興通訊被美國商務部下令封殺,禁止美國供應商向中興提供元器件。經過中美雙方持續了近兩個月的數次博弈,6月7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佈與中興達成和解協議。6月12日晚間,中興也正式發佈公告宣佈與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以下簡稱“BIS”)達成《替代的和解協議》。

然而,正當大家都認為中興事件已塵埃落定之時,事情又有了新的變化。最新的消息顯示,美國參議院已表決通過,禁止特朗普政府與中興達成和解。

美國會欲推翻特朗普政府與中興的和解協議

除了來自民主黨的美國國會議員,部分來自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的美國國會議員也試圖阻止解除對中興的禁令。他們認為中興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其產品可能導致美國的知識產權被盜用。

但是,美國對中興制裁所依據的法律,允許美國總統在他認為出於國家安全原因的需要而放棄制裁。此外,美國憲法還賦予美國總統對外交政策事務的廣泛控制權。這也使得特朗普政府能夠有權力去解除對中興的禁令,與中興達成和解。

不過,美國國會仍有可能通過立法來限制美國總統的權利,從而推翻此前特朗普政府與中興達成的和解協議。

而在此之前,美國眾議院已於當地時間5月24日,以351:66票的壓倒性優勢通過這項NDAA提案。需要補充的是,該提案其中包括一項增補提案,建議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政府和國防部與中興、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電信、視頻監控設備公司進行商業交易。

雖然,目前該議案仍處於美國國會立法程序中,尚未最終通過並生效成為法律。但隨著美國兩院均已壓倒性優勢通過了這項NDAA提案,這也意味著,這項提案成為法律的機會大大增加。而一旦這項提案正式成為法律,那麼或將推翻此前特朗普政府與中興達成的和解協議。

那麼這項NDAA提案最終落實為法律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國會的立法程序:

美國立法程序

美國的立法是由國會負責的。美國國會分為參眾兩院。其中參議院是每個州2名議員、50個州共100人。眾議院按照人口比例選舉產生,固定為435人。

第一步:提案

在眾議院,一名或多名眾議員只要把議案文本送交書記官或投入議案箱,一項議案就算是提出了。在參議院,一名或多名參議員只須得到會議主持人的認可,就可宣佈議案。同一議案可在兩院分別提出。

而提案權獨屬國會議員,總統在國會只能提出立法建議,無權直接提出議案。

第二步:委員會審議

議案提出後,眾議院議員或參議院主持人按議事規程將議案提交給主管常設委員會審議。委員會主席通常會將議案交給下屬的一個小組委員會審議,也可由全體委員會直接審議。

第三步:全院辯論和表決

委員會表決通過的議案,附加一份報告回到議院,列入日程表。議員們對該項議案進行辯論,提出修正案,最後進行表決。

議案在一院通過後,即送另一院審議,再經過一套以上程序,最後再次表決。

第四步:兩院協商

如果第二院對議案又加修改,從而兩院通過的文本發生分歧,則需要專門成立臨時兩院聯合委員會協商解決。這個聯合委員會協商一致後,文本送回兩院表決。這一次兩院不再修改議案。如都通過了,就送總統簽署。如果為某一院拒絕,再送回聯合委員會協商,或任命新的聯合委員會協商,直到兩院通過為止。

第五步:總統簽署

總統接到兩院通過的議案後簽署,即成為法律。也可否決或擱置。

但是,總統否決後,議會兩院仍可以各以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即可無須總統簽署就可成為法律。

如擱置10天,議會並未休會,議案自動生效。如果10天內議會休會,則議案作廢。

擱置否決不需要理由,也不能被推翻。

特朗普政府到底會不會被“打臉”?

通過上面的美國立法程序來看,即便是美國NDAA 2019提案最終均通過了美國兩院的決議,仍需要通過特朗普簽署才會生效。而且特朗普可以行對該議案使否決權和擱置權。

一旦特朗普行使否決權,國會如果要強行通過該議案,就必須在兩院分佈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數支持才能生效。雖然三分之二多數是很難爭取到的,但是從前面兩院通過這項議案時均以壓倒性的投票優勢獲勝的情況來看,即便特朗普行使否決權,兩院仍有可能會強行通過該提案,使之成為法律。

尤其在眾議院提出的這項提案,是由參議院共和黨黨鞭 John Cornyn 首先提出的,且軍事及情報等專業官員並不站在總統這邊。其最終目標不僅是阻止中國通訊產品的進口,還將擴大外國投資委員會在美國的職權範圍和資源,管制美國的技術輸出,加強海外交易的審議,甚至去建立一個涉及商務、能源、國防等事務的新情報機構。據匿名消息透漏,近期可能還會據此提出新的外國投資法案。

有消息指出,特朗普近日會繼續與參眾兩議院的議員進行溝通,以試圖修正中興條款,尤其在眾議院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較佔優勢。特朗普此前雖然阻止了兩黨議員推翻對美國盟友,如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的關稅,但同樣的理由很難說服國會取消制裁中興的禁令。反對的議員指出,商務部長言情並茂的解釋了撤除禁令有什麼好處,但這其實不是經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