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當前,我市正在全力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示範區過程中,倉山區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充分利用本區域文物保護單位多的特色,走出了一條合理利用文物保護單位,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新路,不僅讓文物建築“活”了起來,使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活態”利用,而且讓文物走進群眾的生活,讓人們記取了鄉愁,創建活動亮點迭出、精彩紛呈。

文物老建築 文化新活力

公益培訓豐富人們的生活

始建於清同治年間的匯豐銀行福州分行,是一座殖民地柱廊式建築。在歷史年輪的碾壓下,匯豐銀行福州分行曾破損嚴重,2009年進行了修復,2013年1月作為“煙臺山近代建築群”的一部分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倉山區文化館現就坐落於此。

如今匯豐銀行福州分行一樓長期設為非遺展廳,供市民群眾參觀,讓人們盡覽福州老建築的風采。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匯豐銀行

自2015年以來,為了豐富群眾的業餘生活,倉山區文化館開展了一系列文化公益培訓班,免費培訓項目豐富:針對青少年兒童,開設了音樂素養課、硬筆書法課、舞蹈課、尤克里裡、閩劇表演、動漫、國畫等9項課程共計15個公益免費培訓班;面向成年人,開設了成人古箏培訓項目;還為部隊軍官開設了書法培訓進部隊的培訓項目。

每逢暑期,這裡還是孩子們與優秀傳統文化親近的場所,自2015年以來,倉山文體局均在此開辦油紙傘、扎花燈、中國結非遺夏令營,讓孩子們有機會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在動手實踐中,親身體驗中國非遺的魅力,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從小植入孩子的心田。

每個項目課程結束後,倉山區文化館還給成績合格的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對在培訓學習中表現優異的同學給予獎勵。免費培訓受訓人數已達700多人次,贏得了人們交口稱讚。大家表示:“不僅提高了文化修養,豐富了文化生活,而且還是免費的,真是文化惠民。”

此外,省級文保單位蔡忠惠公祠也作為倉山區博物館展廳對外開放,常設展覽有《蔡襄精品書法展》、《蔡襄生平事蹟展》、《倉山區優秀不可移動文物展》。每年還舉行多場臨時展覽,如《倉山區老照片展》、《倉山區文物修復成果展》、《粽情端午》、《綠葉對根的情義——華人華僑貢獻展》等展覽,吸引了大批群眾參觀展覽,充分發揮了博物館公共文化的服務功能。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魯貽圖書館

市級文保單位魯貽圖書館作為倉山區文聯的辦公場所,也經常性舉辦文學書畫相關的展覽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書香相伴滋養人們的心靈

惠普爾說:“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閱讀可以陶冶情趣、滋養心靈。

2015年底正式對外開放的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便是為人們指明燈塔的好去處。而繪本分館的場所也正是充分利用文物建築開設的。在繪本分館內,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就能盡享中外優秀繪本,從而激發讀書興趣。讓孩子們在溫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培養讀書的好習慣,愛上讀書,在書香的薰陶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正舉行親子繪本閱讀活動(資料圖)

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是福建省第一家公益性的繪本主題館,坐落於學生街城市廣場旁省級文物保護單物林森公館內,該建築建於20世紀20年代,建築面積約1050平方米,為三層磚木結構、帶有殖民地柱廊式風格的西洋式建築,分為主樓、副樓兩部分。

繪本分館不僅藏書豐富,而且及功能區劃分科學:現有繪本1萬餘冊,每年還將新增繪本3000餘冊。根據不同閱讀對象,開設了電子書工坊、0-3歲閱讀區、4-6歲閱讀區、7歲以上閱讀區、語言·文字閱讀區、科普百科閱讀區、諮詢服務區、戶外休閒閱讀區、多媒體播放區、手工繪畫區、辦公管理區。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在館內,小朋友們暢遊在繪本畫冊的海洋裡

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提供少兒繪本的借閱,舉辦親子閱讀交流、輔導,組織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享受閱讀,藉此倡導快樂讀書。自開館以來,舉辦了“迎新年、賀新春”少兒電子書館藏創作大賽、“同築中國夢 共度書香年”楹聯展、“創客@圖書館”展覽、“故事時間”系列活動、跳蚤市場愛心義賣、親子閱讀講座、英語拼讀公益課、端午節“親子制香囊”、“超星”最美圖書館繪畫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放以來,已接待1萬餘人次,圖書借閱冊次達4萬8千餘冊次,辦證8百餘本。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小孩、大人都能在林森繪本館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參與者眾多,為保護老洋房,繪本館採取持牌入館限號參觀的措施,以分散人流,減輕負荷。

今後,繪本分館三樓、附屬樓計劃打造成新民國文化論壇、林森生平事蹟展示及讀者活動三大區域。其中,新民國文化論壇主要為民國文化愛好者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讓民國文化愛好者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林森生平事蹟展示區將提供林森先生生平的文字及圖片資料,還原其在閩時的生活起居場景,讓讀者多角度地感受偉人風采;讀者活動區是讀者休閒娛樂、參與親子互動遊戲的地方,會定期舉辦“故事時間”、專題講座等閱讀活動。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倉山區圖書館開展“閱讀共享快樂”主題活動

廉政教育深入人們的思想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的“橋南公益社”,為雙層抹灰洋樓,曾是中國同盟會福建支部總機關。1912年4月12日,孫中山來榕在此處發表演說,慰問同盟會會員、留影,並親書“獨立廳”三字,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古屋新用”,獨立廳內辦書畫展

如今,這一福州辛亥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作,成為了“煙山清風書場”,定期舉辦“贊廉”“學廉”“揚廉”的評話表演,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廉政思想,倡導廉政風氣,讓廉政教育深入人心,將之打造成弘揚“清風為政、一心為民”廉政思想的重要平臺,同時又傳承弘揚了傳統文化,一舉兩得。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傳家風 倡廉政

“煙山清風書場”自2015年8月設立以來,聽眾已累計400多人次,成為大爺大媽們日常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而且成為倉山區文化體育局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形式之一。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傳家風 倡廉政

迄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的濂江書院,是福州著名的古書院,朱熹曾在此講學,如今這一市級文保單位也被倉山文體局開闢為倉山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結合朱子文化及林浦濂江歷史名人舉辦了一系列展覽。

相關鏈接

6月12日上午,倉山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在區政府三樓第一會議室召開,會上傳達了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領導小組專題會議精神,同時進一步提振全區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鼓足大家做好創建終期迎檢工作的信心,借創建迎檢契機推進倉山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

讓文物建築“活”起來,倉山依託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會議現場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長遠、惠及全民的工作,倉山區將把創建迎檢工作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區委“提振精氣神、建設新倉山、當好排頭兵”緊密結合,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務求實效,堅決打好迎檢驗收攻堅戰,確保順利通過國家終期驗收,向全區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