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哇塞,你看又出了一款爆文!”

充滿好奇心點進去一看,不是滿滿的雞湯濃香要穿過虛擬世界進入鼻孔,就是情深深雨濛濛的你儂我儂要衝破屏幕膩到眼前。

大巫只好狠狠地慨嘆一聲“不懂你的世界”,懷著強烈的酸葡萄心理默默轉身。

01

流量王國的生存法則就是你有錢,我有人。

要在過了紅利期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出人頭地,就要像造星運動一般認真投入。金主從左口袋掏出的鈔票,下一秒進入了佇立在右側等候已久的流量窗口。

流量遊戲有多種花樣,最大的產業莫過於越來越龐大的數字廣告產業。儘管廣告主以為,過去投在傳統媒體渠道,效果無從追溯,而互聯網時代為他們提供了送達率、點擊率、停留時長等“真實”數據反饋。

可是,這些看似準確的報表,對廣告主依然沒什麼價值,卻為成千上萬人提供了致富機會。

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以前廣告主們會說,知道投廣告的錢至少有一半是沒用的,但卻不知道更好的去處。現在他們不知道的是,投在數字廣告上面的錢80%都投給了機器人操作的假流量。”

一位上市公關企業前高管透露,如果說2015年左右的水軍還是“活人”,那麼現在的水軍主力是機器人。

對於動輒每年掌握上億元全案營銷費用的公關人而言,他們比客戶更瞭解廣告投放的效果。某全權操盤營銷傳播全案的經辦人手中,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有超過200萬元費用要投放於各社交平臺、自媒體等。

夠體量的錢砸下去,平臺的效果自然一覽無遺。而一般的小企業一年統共三五十萬的費用哪裡試得出水聲,只好矇在鼓裡,就像那些妄想成為明星的普通人一樣,在流量王國裡隨波逐流。

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你不能說那些廣告和傳播平臺沒做事,但總體還在騙。只不過有的騙得少,有的騙得多,甚至還有100%都是玩虛假流量。”

上述人士表示,更可氣的是一些DSP廣告公司,連一個技術人員都沒有,只有銷售員也敢說自己是需求方平臺。這意味著廣告主通過它們投放的DSP廣告,到最後也不知道究竟有幾個真人看到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大巫很難相信自己活在楚門的世界。一位廣告主告訴大巫,對某次專場線上促銷加監控後的數據顯示,有98%的流量對應的IP,點進頁面的停留時長為2~3S。“活人會這麼幹嗎?”

大巫表示,給錢就能幹啊!“真人要麼壓根不點,點進去一定至少會滾動一下頁面。成千上萬的IP是2~3S,後臺看起來是一個恐怖的視覺效果。”

更好笑的是,給真人派的任務可不像機器人那麼輕鬆,需要完成一系列動作才能得到獎勵。“太複雜,真人不願意為了十幾二十塊錢去麻煩自己。”

近年來,由於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在要求傳播曝光的同時,提出了商品成交量的KPI要求,DSP和KOL廣告市場的水分開始蒸發。

02

已經有些臭名昭著的眾籌正是因為過度依賴流量遊戲,從新品營銷的最佳陣地淪為了靠刷單存活的垃圾市場。

去年北青網等媒體公開報道,京東眾籌平臺大規模刷單注水,被起底的刷單組織,在過去幾年內為京東多達1000個以上的眾籌項目刷單。

上線3年的京東眾籌有近萬個項目,累計眾籌規模超過50億元。但刷單量到底有多大呢?內幕人士透露,至少三分之二。

僅在京東眾籌一家平臺,刷單這個業務就有超過30億元的資金,大巫有點懊惱怎麼沒有早點發現這麼好賺錢的生意呢?

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刷單是電商營銷行業生存的核心。要想獲得真實流量,要想獲得真人關注,就必須先把訂單量跑起來,體量大了就有了和平臺體系對話的資本。

怎麼跑量?找內部人士告訴你平臺的遊戲規則——算法,再加上自買自賣,如果你還刷不出來流量就只能承認技不如人。

當然,如果您認為刷單只是電商的把戲,那又未免小看了流量遊戲的誘惑力。

內幕人士透露,很多大體量的企業也是靠刷單在“滾雪球”。2017年底熱翻天的《海上牧雲記》有26.9億次的播放量,正在播出的《真愛的謊言》8.6億,中國網民統共7.72億,這些數字耐人尋味啊。

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03

大巫有個朋友的公司就是專跑流量的。公司沒有幾個職員,成本主要就是龐大的服務器,每天幫某主流視頻網站刷幾個重點欄目的點擊量。

點擊量上去了,金主們才願意掏腰包,“快樂”的氛圍就是這麼營造的。儘管那些流量並不真實,但每一個廣告主最後都為流量付費了,每一家流量公司也都賺錢了。

“虛假流量引來了真實IP的圍觀,大家一起愚弄C端,做大盤子。”聽得大巫剛熄的雞皮疙瘩又冒了上來。

所以說,那些玩流量遊戲不亦樂乎的Kol們,憑什麼光賣一個頭條就可以報出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高價?

是因為平均十萬加的閱讀量底氣嗎?

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十萬加、百萬加的常態是通過一個分工精細的團隊運營來維持的,通過不停的刷單、不停地輸出真假莫辨的亮眼數據,來獲得廣告和資本市場的身價暴漲。

“一個商業化運作的自媒體,底層生存邏輯就是生長在刷單的產業鏈上。”

此外,流量劫持也很常見。2016年《IT時報》報道,在互聯網世界,流量劫持背後有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鏈,僅DNS劫持一種方式,每天被惡意劫持的流量至少有上千萬個IP。

700億的DSP、500億的KOL、300億的眾籌……至少上萬億等級的流量市場規模,哺育著隱秘生態的蔓延。

令人意外的是,要獲取真實的流量到底有多難?

一位廣告主的沉痛自白說明了問題:過去小半年我投了1000多萬元,看監控數據自己估算合著2%的真實度都不到。我誠心實意想把自己的產品推火,想盡了一切辦法,可是在我的能力範圍內真的找不到真實流量,花錢都買不到。

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流量生意是這樣跑起來的

流量本來就是一場瘋狂的造星運動,只有站到了聚光燈下的明星才有可能被別人看到。

不寒而慄的是,流量王國的生意會不會變成文化,滲透進人們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而知道了真相的我們,是否又能在不期而至的狂歡前始終保持理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