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就是你不夠優秀的原因

這也許就是你不夠優秀的原因

by 《博才社》夸克先生

現在的你,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還是在,享受工作?

1、樣板戲的轉折

82年的東哥在行業已經待了10年,談成一個大項目、拿到一筆不菲的獎金,就是他最開心的事。

前者提升他的自我認同感,後者幫他達成財務自由目標。

興趣這個問題,他從來沒有想過,或者不屑於去想。他覺得那些成天嚷嚷著興趣要和職業匹配的人,多半有些矯情。

工作就是工作,人人都需要一份工作,在身體還沒有脫離溫飽之前,先考慮興趣,那是哲學家和藝術家才會做的事。

老婆孩子熱炕頭,才是凡人過日子的實在勁。

東哥是苦出身,從最初來到北京拿著每月不足2000的基本工資,扣除所得稅、交了房租、餵飽了肚皮之後,再談個戀愛,那點錢消失的速度宛如“檣櫓灰飛煙滅”。

10年後,東哥有房有車,住得起五星下得起館子,年薪直逼百萬。

好日子並不是平白砸中了他。他說,自己從農村來到首都北京,這麼多年就是憋著一口氣,要賺錢,要回家對得起輟學讓給他名額的大姐。

目標不遊移,戰鬥力就飽滿。東哥是圈裡出了名的“飛人”,一月出差22天是起步工作量,上飛機寫方案、下飛機談判、再上飛機寫總結;別人在地鐵裡刷微博、看段子的垃圾時間,他在想創意、回郵件。

意氣風發,十年如一日,毫無倦態。

東哥還是圈裡出了名的好人,特別不計較、特別有正義。別人怕苦不去的活他去,別人搞不定的難事他擺平。

他認為,公司本來是每個人的,出了簍子總得有個人去補,何況他還是個不大不小的股東、拿著比大多數人都要高的薪水,使命感不油然而生,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我們都覺得這樣的東哥,是幸福工作的樣板戲,羨慕得要命。

但是今年,模範卻讓人掉了眼鏡。東哥決定不幹了,高薪、分紅、股份,統統不要,出走另起爐灶。

他說:“不值得。”

不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嗎?怎麼突然一切的努力就不值得了。

“幹了十幾年回頭再看,只有對工作的忠誠,卻並非興趣所在,想換個活法。你說,我是不是開始矯情了?”

沒興趣,熬得越長,越容易在某一天驚出一身冷汗,發現自己丟失了繼續向前走的勇氣和信心。

這也許就是你不夠優秀的原因

2、Follow heart還是 Follow body

Follow your heart還是 Follow your body,一直是個問題。

一如人說,興趣是靈魂的事,職業是皮囊的問題。用美好的皮囊慰藉高貴的靈魂,當然是人人趨之若鶩的最佳狀態,不過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職業和興趣的區別,就像羅胖說的預測和遠見的距離。預測是,在想什麼會變;而遠見是,在想什麼不會變。職業充其量讓你水到渠成,興趣卻可能賦予你改變世界的力量。

最厲害的是那些把興趣變作了信念的人。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的跨國公司銷售VP老牛,持有永不過期的國航黑金卡。在排得滿滿的日程裡頭,他還是國內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若干知名大學的客座教授,僅有的一點閒暇忙著傳業授道解惑,不亦樂乎。

他不羨慕周圍那些揹著行囊遊山玩水,或者拎著高爾夫球杆追求一桿進洞的朋友,更沒有提前退休的打算。

“我最大的興趣就是做行業分析,每次有一點發現,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只要有人聽,我就樂意講。”

他的那份工作,恰好給了他觀察行業最獨特、最深入的視角和自由。留在那個公司、待在那個位置,成了他最大的執著。

當我們恰巧有一份天賦,又恰巧做著讓自己歡喜的工作,開開心心地賺大錢,那才是真正值得羨慕的巔峰人生。

職業是否與興趣匹配,最簡單的鑑別莫過於:興趣成為職場中某些特別難捱時光裡的救命稻草。

同樣的境遇,因為興趣的有無,會在心中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坐在一位貌美如花的妙齡少女身邊,或是挨著一位渾身惡臭、邋遢不堪的流浪漢;前者甘之如飴,後者如坐針氈;前者是幸運的小部分,後者是妥協的大多數。

3、興趣帶你找到職業的MR. Right

更多人的職業選擇,充斥著糾結與迷惘、迷惑與質疑、放棄與妥協。

《博才社》針對超過1000名在職人士發起問卷調查,其中57%是男性,43%是女性。結果顯示,

對工作選擇影響力排名前三的因素分別是薪酬待遇、興趣和發展前景。

人們普遍認為一份理想工作至少符合收入高、有興趣、發展空間大、團隊氛圍好這幾點。超過94.27%的人認為興趣對於個人職場成長非常重要(這與2016年QQ興趣部落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發佈的首份《中國興趣報告》結果不謀而合);接近60%的人儘量結合興趣和現實,獲得平衡。

這也許就是你不夠優秀的原因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徘徊在興趣與工作匹配的門口。這大概源於自我認知的模糊、行業門檻造成的無力感、能力與薪酬期望之間的差距等。

特別是流行的“找到一份感興趣的工作就是幸運的,找不到則是不幸”的說法,讓很多人將自己歸於不幸之列。

興趣向左,工作向右?事實並非如此。也許不是不幸,只是不夠堅持。

興趣不是靈丹妙藥,很多時候被人們當作逃避“我不努力”、“能力不足”的藉口。充其量它只是駛入職業生涯的燈塔。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決定你職場容量的越來越將是,長板理論那隻看不見的手。

長板是專注的結果。尤其是新興創業型公司的出現,使專才迅速冒尖,通過團隊協作中各抒所長。

京東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兼法律總顧問隆雨諄諄告誡:“你的興趣比高新的崗位更重要。”

選擇自己的喜歡的,興趣決定了對工作的付出,只有熱愛才會不顧一切的持久投入,只有熱愛才會指引你穿越最黑暗的時光。

在職業選擇中,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會為你迅速加分,而興趣無疑是最好的土壤。

當付出得足夠多、積累得足夠深,參天大樹已悄然聳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