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輟學搬磚,現今年賺492億,這個學渣是怎麼搞的?

19歲輟學搬磚,現今年賺492億,這個學渣是怎麼搞的?​19歲輟學,27歲賠光幾百萬,39歲身價200億......


總結永輝超市張軒松創業經歷的文章,大多是此類標題,我也不例外!


而張軒松自己只說了八個字:“勤勞,創新,總結,溝通。”


抱著致富夢的農民子弟


張軒松生於1971年,父母都是福建閩侯一村裡樸實的農民,家境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對於農民子弟來說,未來的人生路徑無非三種:一是靠努力學習考出走出農村,進入大城市求學,尋得體面的工作;二是正常接收教育,畢業後再找一個普通工作,安穩地過日子;三是早早放棄學業,外出打工謀生,積累財富。



不難猜,張軒松屬於第三種。19歲那年,他高中肄業,決心出社會闖蕩。當然,這裡絕不鼓吹讀書無用論,畢竟現在的社會已不能和那個年代相提並論了。


話說回來,這個意氣風發還帶點天真的小子,想象著自己也能輕輕鬆鬆掙到大錢,於是他揹著一個蛇皮袋獨自跑去福州。


真正站在大城市腳下時,沒學歷沒技術沒經驗的他,發現自己只能去搬磚扛包。辛辛苦苦幹三個月,也就只掙了200塊。


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好在張軒松並不怕吃苦,鬱悶歸鬱悶,他依舊在尋找機會。偶然一次,他從表哥那裡聽說城裡有家批發啤酒的店鋪要轉讓。經過觀察,他認為當地的啤酒批發市場還不是太成熟,早點做說不定有機會。


於是,他向表哥和一些親朋好友那裡硬湊出2萬元,盤下了那間鋪子,開始做起人生中第一門生意。


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怎麼在市場上混,如何同對手競爭呢?勤勞幹活與講求信用!


為了能將自己的啤酒推銷出去,簽下更多的小賣部,張軒松一改基本定型的模式,將原本由客戶自主取貨形式,換成送貨上門、服務到家。不論對方什麼時間段打電話、什麼天氣要貨,他都能在一個小時內送達。


堅持了五年,張軒松積累了不少穩定客戶,也終於掙到了第一桶金。逐漸深諳商海之道的他,把目標對準了商超零售行業。


1995年,他創辦了第一家超市,長期實行“天天平價”的理念。1997年,他在福州鼓樓區成立了榕達自選商店。


一步一個腳印,張軒松的生意版圖越拓越寬。


成功殺出一條血路


終於輪到永輝登場了。


1998年8月,第一家以永輝命名的超市,開在了當地人流密集的火車站附近。彼時,當地的業內老大華榕超市,巨頭新華都正割據一方,世界級零售巨頭沃爾瑪、麥德龍相繼入榕......


一時間,福州地區的商超市場打得火熱,不少毫無競爭力的中小型超市店鋪紛紛敗下陣來。張軒松清楚地認識到,再這樣下去,永輝將永遠成為炮灰!


改!馬上改!必須馬上改!他走訪各大商超,努力尋找突破口。憑藉著數年的經驗,他盯著巨無霸們的壁壘,做出了精準的判斷。


2001年,永輝屏西生鮮超市開業。這家呈現出全新業態的農貿超市,真正的殺手鐧,便是“農改超”模式。


說白了,就是將所有大型商超都會有的服飾、家居、日用品等項目除去,率先搭建起一種以活體海鮮、瓜果蔬菜、餐飲冰鮮等為主要品類,以中低層次為主要定位,儀家庭父母為主要目標的生鮮模式。


據說,張軒松創建了一支300多人的團隊,專門駐守在全國數十個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包銷到戶、現場提貨,每天5點半開門迎客。


當時,這家類似農貿市場,卻比農貿市場乾淨、實惠又新鮮的永輝,備受消費者歡迎。自此,張軒松殺出一條血路,繼續奮勇前行。


運氣、能力缺一不可


2004年,永輝超市步入全國擴張階段。2009年,永輝在全國開業近150家分店。當前,永輝全國門店已逼近600家,年收入584億!


2010年,張軒松領著永輝成功上市。如今,公司市值922億,張軒松身價200億。


面對當前盛行的新零售領域,張軒松亦能順勢而變,打出了永輝雲創,成立了超級物種、永輝生活、Bravo等數個基於智慧科技的零售業態。


這就是張軒松,一個高中輟學,看似不起眼卻憑自己的努力走到時代前端的企業家。但他,曾把成功歸於運氣。


的確,這裡頭不乏幾分運氣。但如果他沒有足夠的能力,也無法利用好運發揮最大的力量。


當然,還有很多未知的挑戰在等待著他。永輝是否能永續輝煌?一起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