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哈嘍諸君好,這裡是軍編部戰史科。上一次,我們將焦點放在了歐洲,講述風靡歐洲的“穿梭轟炸”——泰坦尼克行動。本期我們再將目光移向太平洋,說一說...

1943年至1944年間,盟軍“穿梭轟炸”戰術的應用,使德國防空部隊陷入了疲於奔命的狀態,攔截效率日漸下滑,多個德國工業基地遭受重創。面對盟友的悲慘境遇,日本人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於是,他們決定如法炮製,以美軍“穿梭轟炸”之道還治美軍之身。

想了解“泰坦尼克行動”的小夥伴請戳這裡

↓↓↓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為什麼選擇“穿梭轟炸”?

選擇“穿梭轟炸”不僅僅是戰術創新問題,而是因為日本真的耗不起。在如同絞肉機的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戰前數十年積攢下來的家底消耗殆盡。而對岸的美國人則在瘋狂“氪金大建”,造飛機就跟生產香腸一樣,造航母就如同在“下餃子”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埃塞克斯級建成總量高達24艘,如同下餃子一般 被網友稱為餃子級

截至1944年春,僅航母一項,美軍就已擁有18艘大型航母9艘輕型航母70餘艘護航航母,艦載機數量超過2000架。而日本方面,即便是囊括戰爭結束前的所有時期,各類航母總量也不過25艘。有了這樣的對比,戰爭走勢、高下立判,日軍屢屢敗於美軍之手,不停朝著本土的方向“轉進”。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中途島一戰 日本損失相當慘重

儘管頹勢日顯,但日軍的心態卻出奇的好。他們堅信“亡者農藥”裡的那句話:“穩住(浪),我們能贏”!期待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再次與美軍主力艦隊來一次正面對決,妄圖一戰扭轉乾坤。隨著1944年6月美軍開始進攻馬里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關島,日本人認為“團戰”時機已經到來,遂磨刀霍霍向美帝。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馬里亞納海戰中美日雙方交戰示意圖

日本人是如何準備的?

那麼日本戰力如何?大致包括3艘正規航母:“翔鶴”、“瑞鶴”和剛剛服役3個月的“大鳳”,以及輕型航母“隼鷹”、“飛鷹”、“龍鳳”、“瑞鳳”、“千歲”、“千代田”,總計9艘航空母艦450架艦載機的兵力。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差不多就是上邊這些艦娘了

如果說日本人的刀夠亮,那麼對面的美國,刀不僅亮,而且鋒利。因為,美軍此戰集結了大大小小15艘航母,搭載戰機共891架,且全部都是新式的F6F、TBF和SB2C等新式艦載機,在戰力上對日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最新式的戰鬥機

戰術:日本人的算盤

面對差距,日本人表示他們玩的是“戰術”。為此小澤治三郎精心設計了“航程外戰法”“穿梭轟炸”戰術!所謂的“航程外戰法”:即通過犧牲防護換來比美軍艦載機更大航程的優勢,在距離400公里的位置先敵出招。破壞美軍航母起降系統,再由戰列艦和巡洋艦跟進補刀,一舉將美軍航母艦隊殲滅。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零戰性能優異 但僅限於戰爭初期

而“穿梭轟炸”戰術則是為了本次作戰而專門制定的,計劃讓航母艦隊與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遙相呼應。艦載機起飛完成攻擊後,可以選擇不返回航母,轉而徑直前往島上的機場降落。在補充燃油和彈藥後再次起飛,與陸基轟炸機相互配合,繼續攻擊美軍艦隊。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穿梭轟炸”示意圖(出擊)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穿梭轟炸”示意圖(返程)

失誤:實力才能決定一切

小澤治三郎所制定的作戰計劃,看似天衣無縫,堪稱“天才戰術”。但實則只是日本海軍制定的作戰計劃中,“閉門造車”

的另一次體現而已。因為他們想象不到,美日間的實力差距是任何戰術也難以彌補的。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戰後美國軍港一隅

首先,持續的戰爭已使日本精英飛行員凋謝殆盡,餘下的皆是些新手。要知道在開戰之前,近半年的訓練中,他們還因為各種事故損失了56架飛機和66名飛行員。連日本人自己都嘲笑:

“這大概是最新的自我消滅戰法吧!”現在要他們同美軍的老鳥們作戰,簡直是以卵擊石。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天山”艦載魚雷機正在“瑞鶴”號上進行訓練

其次,科技上日本也早已被美軍甩開了好幾條街。當時,美軍各型戰艦上已經廣泛裝備了先進的對空警戒雷達

,與日本海軍菜到不行的電探相比,美國雷達不僅性能穩定而且看的遠,能有效探測到270公里外的日軍機群,早早地就能起飛戰鬥機升空攔截。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美軍輕巡洋艦上搭載的SK型對空警戒雷達

無線電近炸引信(VT引信:可以偵測敵機是否進入炮彈爆炸破片的殺傷範圍,自行引爆)的應用,則將艦艇海上打飛機能力提高了一個量級。以往美軍高射炮平均需

2000發炮彈才能擊落一架敵機,而現在平均只需要500發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5英寸雙聯裝炮配合VT引信簡直是日軍的噩夢

榮獲“火雞”稱號

1944年6月19日清晨,在接到偵察機回報的美軍艦隊方位後。日軍航母迎著強勁的東南風開始放出艦載機,其中第一波次68架(另說69架),第二波次128架,第三波次47架,第四波次82架,共300餘架。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朝著美軍艦隊前進的日軍艦載攻擊機群

果然,日軍戰機起飛不久,美軍就發現了他們的蹤影。緊接著,一支由450架F6F戰鬥機組成的更加強大的戰鬥機群,就從美軍航母上騰空而起前往攔截。結果可想而知,日軍第一波次的68架戰機有41架折損,第二波次的128架戰機,僅有31架僥倖逃回。戰至高潮之時,一名美軍飛行員不由得驚呼:“這不就是老家的射火雞比賽嗎?”。沒錯,日本人心懷勝利信念而來,得

“火雞”稱號而去。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準備從航母上起飛的F6F戰鬥機

接下來的第三波攻擊,由於日軍自己太蠢,根本就沒有找到目標。而第四波次看起來完成了“穿梭”(只完成一半),他們成功的按照預定計劃降落在了關島上。但這並無任何卵用,因為他們出動的82架戰機中,

只有9架還飛的起來。一天之間,不僅“穿梭轟炸”戰術徹底破產,日軍還輸光了航母力量最後的家底兒。

日本二戰穿梭計劃 航母到島嶼的炸彈公交 卻被美國幹翻

被美軍F6F戰鬥機“獵火雞”的日軍機群

從理論上來說,“穿梭轟炸”戰術確實可行,可無奈小澤手裡的牌確實不堪打。因此小澤的“航程外戰法”和“穿梭轟炸”戰術,在美國強大的國力及碾壓式的科技面前,猶如小娃娃在大人面前耍心眼,難免落得以卵擊石的悲劇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